-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329566.4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空留巷顶板侧向破断位置判定方法。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顶板侧向破断位置判定方法,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参数可定量描述、并能指导巷道支护情况,同时,还能便于相关从业人员对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性采取相关措施时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49818.X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工煤矿沿空留巷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空留巷充填区域顶板锚索长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沿空留巷顶板力学模型,依次确定巷内支护阻力、充填区域锚索支护阻力、巷旁支护阻力以及极限平衡区范围内的顶板所受支承应力。根据计算得到的巷内支护阻力、充填区域锚索支护阻力、巷旁支护阻力以及极限平衡区范围内的顶板所受支承应力得到充填区域顶板水平错动上坐标,确定锚索的最短安全长度。本发明可以更加合理、准确的对锚索的最短安全长度进行确定,提高了矿井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29566.4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空留巷顶板侧向破断位置判定方法。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顶板侧向破断位置判定方法,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参数可定量描述、并能指导巷道支护情况,同时,还能便于相关从业人员对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性采取相关措施时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41847.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E21C41/1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力学特性的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确定方法,属于近距离煤层开采领域。主要实现步骤为:(1)整理分析研究区域的生产地质资料;(2)建立遗留煤柱承载模型与支承应力分布函数模型,并计算出塑性区宽度;(3)输入回采巷道水平错距、层间距坐标(x,y);(4)基于力学特性安全阈值与力学特性数值对比,确定合适的巷道布置范围;(5)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确定。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上部遗留煤柱所带来应力分布影响,基于力学特性确定方法综合得到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的最优解,适用范围广、操作过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参数可定量化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41847.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E21C41/1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力学特性的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确定方法,属于近距离煤层开采领域。主要实现步骤为:(1)整理分析研究区域的生产地质资料;(2)建立遗留煤柱承载模型与支承应力分布函数模型,并计算出塑性区宽度;(3)输入回采巷道水平错距、层间距坐标(x,y);(4)基于力学特性安全阈值与力学特性数值对比,确定合适的巷道布置范围;(5)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确定。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上部遗留煤柱所带来应力分布影响,基于力学特性确定方法综合得到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的最优解,适用范围广、操作过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参数可定量化描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