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2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77462.9
申请日:2020-01-2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环境与节能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内走廊尽头自然通风双捕风墙构造,在建筑内走廊尽头设置双捕风墙,且捕风墙交错布置。当为北向来风时,在建筑物A立面上设置第一捕风墙,形成正压区,在建筑物B立面上设置第二捕风墙,处形成负压区;当南向来风时,在建筑物A立面上设置第一捕风墙,形成负压区,在建筑物B立面上设置第二捕风墙,形成正压区。所以,不管其风向如何,都可以和建筑内走廊的压力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从而将新鲜空气抽入内走廊,将浑浊或过热空气排出,从而增强自然通风,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14364346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241686.9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E04B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走廊建筑的吊顶穿堂风气流通道,内走廊左侧房间的顶部吊顶内设置第一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与内走廊顶部后方空间形成第一穿堂风道,第一穿堂风道左侧连通内走廊左侧房间的外立面,第一穿堂风道右侧连通内走廊右侧房间;内走廊右侧房间的顶部吊顶内设置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与内走廊顶部前方空间形成第二穿堂风道,第二穿堂风道左侧连通内走廊左侧房间,第二穿堂风道右侧连通内走廊右侧房间的外立面。本实用新型针对内走廊一侧的房间,在另一侧的房间的顶部吊顶内设置气流通道,以搭桥的形式,直接连通到另一侧的外立面,以形成穿堂风,并且吊顶内的气流通道是封闭的,避免了污染与噪声在走廊两侧的房间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21474071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242622.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E05F15/71 , E05F15/70 , E05F15/616 , E06B3/38 , E06B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驱动智能混合通风窗,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雨水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的室外PM2.5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的信号接收器;可滑动设置在窗户下边框的推拉窗;设置在窗户下边框上且与推拉窗连接的电动推拉杆;设置在室内的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智能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推拉杆相连。信号接收器实时接收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及雨水传感器、室外PM2.5传感器的信号,信号接收器将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电动推拉杆,电动推拉杆推动推拉窗在窗户下边框上滑动,从而控制窗户的开闭,进行自然通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