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通风控温的自动化晒黄烟叶晾晒棚

    公开(公告)号:CN117502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96060.7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通风控温的自动化晒黄烟叶晾晒棚,包括棚体一及棚体二,棚体一及棚体二顶面固定连接多个横杆,多个横杆一侧开设多个滑槽一,多个滑槽一内部滑动连接多个滑块一,多个滑块一一侧设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转动杆一、转动杆二及遮阳板一,多个滑块一一侧转动连接多个转动杆一,多个转动杆一转动连接多个转动杆二。本发明方便对棚体一及棚体二内部进行控温晾晒、通风,通过部件的配合可以将覆盖薄膜及遮阳组件打开或关闭,可以及时对棚体一及棚体二内的温湿度进行调整,保证了晒黄烟叶晒制的效果,提高了晒黄烟叶的质量;本发明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对覆盖薄膜、遮阳组件进行收纳打开,减少了人工投入,省时省力,提高了晒黄烟叶的晾晒效率。

    一种转盘式晒黄烟香味调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7184779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0306730.4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盘式晒黄烟香味调制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上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固接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上固接多个夹持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两端固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接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固接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该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放置和晾晒,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一次性晾晒大量烟叶,增加晾晒的效率,在设备的运作过程中可以保证烟叶的充分晒制,也减少了烟叶在晾晒过程中对外界灰尘杂物的粘连。

    一种便于悬挂的高层晒黄烟晒制架

    公开(公告)号:CN21560309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920792.X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悬挂的高层晒黄烟晒制架,包括遮雨棚和底板,底板外侧一端固定设有遮雨棚,底板上端四周固定设有支架,支架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导向滑杆,两组导向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两组导向滑杆中间设有多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连杆和套筒,连杆两端与套筒固定连接,且套筒活动贯穿在导向滑杆上,连接杆上悬挂有悬挂钩,通过设置有夹簾组件,将晒黄烟夹持在两个夹烟格栅之间,通过矩形边框上的卡扣将夹簾组件固定,能够防止晒黄烟掉落,收集时打开卡扣即可,降低了收集时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力,通过在两组导向滑杆上设置有移动装置,通过悬挂钩将夹簾组件悬挂在连杆上,通过悬挂晒制,可以节约晒烟场地。

    一种天窗自动开合的晒黄烟种植棚

    公开(公告)号:CN217644305U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20306806.3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窗自动开合的晒黄烟种植棚,包括种植棚本体,所述种植棚本体包括框架组件及固接在框架组件外侧的棚罩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固定在种植土壤面上的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顶面固接多个弧形支架,多个所述支杆之间及多个弧形支架之间均固接多个横杆,其中两个所述弧形支架之间固接天窗组件,所述天窗组件包括固接在其中一个弧形支架上的第一支架及固接在另一个弧形支架上的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棚内温度及外部雨水量可以自动开合天窗部分,无需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也避免了下雨时天窗打开后棚内水量过多的现象,同时还设置了防虫网,当天窗开启时,避免害虫从天窗飞入的情况。

    一种烟田深耕设备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58032U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22702637.3

    申请日:2021-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田深耕设备,包括耕田架,耕田架顶部两侧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内含有安装板、配重箱以及箱门,安装板底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耕田架顶部,安装板顶中设置有凹槽,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配重箱,配重箱内部设置有空腔,且配重箱内壁设置有刻度标识,耕作深度可灵活调整,适应多种深耕要求,耕作质量高,在一个螺旋式的承重板上,多把刀具随承重板的形状呈螺旋安装,深耕时被切下的土壤在随螺旋上升的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底层土壤与上层土壤的位置交换,从而达到适当翻耕,采用双立轴,相反方向旋转,平衡深耕时各方向的力,使得耕田架工作平顺、冲击小,使用更加方便、适用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