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杉木人工林结构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4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5853.5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人工林结构改造方法,包括:对杉木人工林进行本底调查;伐除竞争木,对林分密度大的区域进行间伐,控制郁闭度为0.6~0.7或者0.5以下,杉木保留密度不大于1200株·hm‑2;在郁闭度0.6~0.7时,林下均匀栽植黄山栾树、香椿、麻栎、枫香、无患子、檫木、喜树和乌桕中的至少6种;或者,在郁闭度0.5以下时,林下均匀栽植木荷、杜英和红豆杉。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杉木人工林的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种城市森林滞尘能力强的植物配置模式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4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39179.X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森林滞尘能力强的植物配置模式筛选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大气污染程度的不同划分样地,在各样地分别选择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为分析对象;分别对各植物配置进行叶片采集;测定每一植物配置的单位叶面积PM10、PM2.5吸附量;测定每一植物配置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构建以滞尘能力、林相景观、环境适应性、生长特性为准则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样地植物配置的滞尘能力进行排序;其中滞尘能力的评价指标为步骤S3-S4测定的单位叶面积PM10、PM2.5吸附量和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划分样地,构建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区域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测试植物配置的滞尘能力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可靠性高、针对性强,为城市森林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指导。

    一种户外土壤取样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16019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22278500.X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由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可拆卸拼接而成,并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壁设有沿轴向螺旋延伸的凸起;钻头,可拆卸地套设于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下端外周壁,所述钻头底部设有钻刃;扭矩传递件,可拆卸地套设于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上端外周壁,并能将扭矩传递给取样管。本实用新型取样管由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可拆卸拼接而成,当取样后,可打开以方便获取较为完整,且层次不错乱的土壤样本;且螺旋延伸的凸起使得取出样品时,给样品提供作用力,避免样品掉出取样管。

    一种林业野外调查便携式样方框

    公开(公告)号:CN211085717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326830.8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野外调查便携式样方框,包括多个连接管和连接绳;所述连接管其中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管轮廓匹配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延伸方向与连接管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承托板中部设有环切槽,所述连接管远离承托板的一端设置有与环切槽对应匹配的凸缘;所述连接绳将多个连接管首尾串连成矩形框体,且连接管外壁与相邻连接管的承托板相贴并通过凸缘嵌入环切槽实现连接限位。本设计通过连接绳将多个连接管首尾串连起来,不使用时,可以拆卸折叠起来,便于收纳和搬运;另外通过承托板与连接管外壁的配合以及凸缘嵌入环切槽实现限位,保证样方框架的尺寸和面积的准确性,提高采样的精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