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8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5063.2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海拔山地碳汇林营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根段直径为2‑4cm的滇楸无性系进行插根育苗,得到滇楸无性系裸根苗;将所述滇楸无性系裸根苗种植于中高海拔山地,营建得到中高海拔山地碳汇林。本发明中高海拔山地碳汇林营建的方法操作简单,通过采用筛选得到的滇楸无性系作为森林营建对象对其进行栽培,快速营建得到碳汇林;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得到的碳汇林,楸树生长较快、干型好、抗冰雪灾害能力强,同时具有较高的蓄积量,固碳能力强。
-
-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04662.8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C1/06 , A01C1/02 , A01N25/08 , A01N65/22 , A01N47/18 , A01N47/40 , A01N35/06 , A01P17/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困难立地飞播造林林木种子丸粒化方法,种子筛选后消毒、生根粉浸泡和催芽;种子置于丸粒化机中,用驱避剂拌种处理,再依次进行成核、丸粒增大、保湿层丸化:最后染色、存放。本发明应用丸粒化包衣技术将飞播所用的林木种子制成球形,增加林木种子的重量和粒径;同时精准分层丸入生根粉、驱避剂、营养剂、保水剂等,为困难立地飞播造林飞播后种子的保存和发芽出苗提供适宜的微环境,提高种子保存率、发芽率和成苗率,利于实现精准飞播,同时节约用种量和减少人工量,降低困难立地造林成本。本发明的方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较大的技术成果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91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43554.7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为了充分利用采穗圃资源,短期内繁殖大量的苗木,本发明提供一种青钱柳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12月上中旬,选取木质化青钱柳种条制备插穗;(2)对插穗进行沙藏处理;(3)次年3月上旬,对沙藏后的插穗进行二次生长素处理;(4)将步骤(3)后的插穗插入苗床;(5)进行插后管理。本发明的青钱柳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可以解决青钱柳硬枝扦插俞伤组织形成难、器官分化难、生根时间长、生根率低等问题,缩短根原基的形成时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插穗20天开始生根、28天可形成完整的根系,且生根数达到6条以上,平均生根率为89.5%,移栽成活率达到97.6%。
-
公开(公告)号:CN10558068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22413.X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砂坝植物修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尾砂质量分析与评价;(2)多功能容器育苗;(3)栽植;(4)栽后管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在矿区尾砂坝使用本植物修复栽培方法,能有效降低整地成本,提高植物栽培成活率,本方法能更高效的达到矿区尾矿库生态修复的效果,且使用本方法,比目前常规栽培成活率高80个百分点,成活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49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0012.5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灯笼草在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方法具体为在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种植灯笼草,待灯笼草成熟后进行收获,将灯笼草地上部分或者带地下部分的整株从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移走,对收获的灯笼草进行灰化处理,提取重金属铅,从而对重金属铅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本发明具有费用低廉、可操作性强、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能够高效修复被重金属铅污染的土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20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710958.5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Cd富集量的滇楸选育方法:从Cd污染土壤上生长的滇楸树中随机选取若干茎、叶样品,并测定Cd富集量;分别从Cd富集量相对较大的样品对应的滇楸树上采集根段和枝条;将各组滇楸根段和枝条分别进行扦插,得到若干组滇楸苗;在每组滇楸苗中分别选出试验滇楸苗,种植于Cd污染地区,试验滇楸苗经过生长3‑5年后,测定其根、茎、叶器官中的Cd含量,选择根、茎、叶器官中平均Cd富集量最大的试验滇楸苗组对应的品种作为高Cd富集量的滇楸品种。每年只需采集高Cd富集的滇楸优良无性系枝条或/和根段,繁殖的苗木栽植于Cd污染矿区,就可较好地实现Cd污染土壤植被生态修复,对Cd污染地区土壤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999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56045.1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石漠化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方法,包括:选择针阔叶混交林设计;选择优良的品种,对树苗进行精心的管理和培育;采用块状整地,规格为40cm×40cm×40cm的鱼鳞坑;依据实地情况,采取“见缝插针”式在土层深厚区域适当密植并充分利用石沟、石缝、食槽和石坑中残存的土壤进行密植;栽植;抚育管理。本发明的石漠化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方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无须地形清理、接种微藻、客土、施放专用改良剂等操作,采用见缝插针栽植的方式,利用石漠化适生树种进行生态混交立体造林,苗木定植后,采用原地割山草覆盖于定植穴上,防风保墒,通过营造石漠化生态修复林来进行石漠化土壤改良,从而达到植被恢复及生态修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6928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433374.2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钱柳茶园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优良苗木培育;(2)茶园选择、整地施肥与茶园配套设施建设;(3)栽植;(4)树体培育、定期修剪与后期管理。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实现了青钱柳茶园化栽培管理,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规模化生产青钱柳茶原料提供技术支持,实现青钱柳茶原料的规模化生产,对满足青钱柳茶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经此方法栽培的青钱柳为有机绿色产品,具有产叶量大、便于采摘、可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