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942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1186182.6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所述硅碳复合材料为双手合抱型三维网络状结构,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利用利用气相沉积先在基底上生成一层过渡层的碳,然后在过渡碳层上再次进行沉积得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硅碳复合材料由多个纳米级颗粒组合而成,有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可以有效的减轻由于硅的体积膨胀导致的活性材料的脱落。同时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电极材料不使用粘结剂,避免了粘结剂变性和粘结剂本身带来的电极性能降低。以有机硅作为硅源,可以避免使用SiH4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也不需要使用氢氟酸处理,整个过程没有有毒有害废弃物产生,实现绿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369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677236.2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花状结构的磷酸钒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可溶性的锂化合物、钒化合物、磷酸盐和柠檬酸按照适当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溶液,然后加入适量柠檬酸钠,充分搅拌形成透明溶液,将表面有钒化物的基体置于所述透明溶液中,浸渍数天后取出烘干,然后将基体在保护气氛中500~1000℃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然后将煅烧后的基体重复上述步骤数次,其中每次浸渍需重新配制相同的透明溶液,将最后得到的基体在保护气氛下依次进行低温碳化处理和高温合成可得到花状磷酸钒锂碳的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不仅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好等优势,也集聚了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一些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3582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0155427.2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泡沫的磷酸钒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的生物质炭是常见的生物质,来源广泛,价格合理,绿色环保。生物质炭在高温下分解为无定型的碳,不仅包覆在磷酸钒锂的表面,提高磷酸钒锂的导电性,而且还限制了磷酸钒锂粒子的生长。本发明在油浴锅中形成的多孔泡沫‑核心骨架结构的青蛙卵状磷酸钒锂复合正极材料具有多孔道和孔孔联通的特点,这种结构能让电解液很容易的进来,增大了电解液与具有多孔泡沫的磷酸钒锂复合正极材料的接触面积,大大缩短了锂离子的传输路径,提高了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200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246030.5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C08L77/02 , C08L51/06 , C08L21/00 , C08L23/12 , C08K5/134 , B29C48/92 , C08F255/06 , C08F2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为100份;复合增韧剂5份~50份;抗氧剂0.05份~1份;无机粉体材料1份~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原料预处理,制备复合增韧剂,称量,混合,挤压,制备得到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废旧轮胎粉进行预处理不仅提高了尼龙6的抗冲击性能,而且明显降低了因增韧剂的添加对尼龙6材料加工流变性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的增韧尼龙的制备方法,不改变现行工艺技术路线,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70663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99648.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C01G30/00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三氧化二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三氧化二锑为微米级类银耳状,由锑盐与含氮杂环类配体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Sb‑MOFs]中间体,进而制备得到微米级类银耳状三氧化二锑。本发明制备的类银耳状结构的三氧化二锑用作负极材料时能高效地增大电解液与负极材料的接触面积,提升锂离子的传输效率,进而获得更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47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08946.6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轮胎胶粉的复合增韧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增韧剂重量组成为:废旧轮胎胶粉20~50份、热塑性弹性体20~40份、聚乙烯树脂10~50份、增溶剂0.3~2份。本发明复合增韧改性剂可显著提高废旧HDPE的抗冲击韧性;同时利用自由基微交联技术,使复合材料体系中各相关组分的产生适当交联,提高材料体系的拉伸强度,并通过无机成核剂来控制废旧HDPE的晶粒大小和结晶度,达到综合优化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的目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同时利用废旧轮胎胶粉,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820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1537.1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蜡悬浊液成型剂,所述石蜡悬浊液成型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石蜡0.5‑6份、C3‑C5的醇100份和分散稳定剂0.01‑1份;所述分散稳定剂溶于所述C3‑C5的醇中形成所述石蜡悬浊液成型剂的液相;所述石蜡以纳米级和/或微米级石蜡颗粒和石蜡分子的形态存在于所述液相中。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石蜡悬浊液成型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9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11019652.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球形结构的活性炭材料,所述活性炭材料由质量比为1~5:1的糖类与碳材料经超声分散,喷雾热解处理和碳化制备而成。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球形活性碳材料,并将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载体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具有球形结构的活性炭材料,因其为碳材料自支撑形成球形结构,球形内部有空隙,比表面积大,分散性较好,能有效地改善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节能环保,制得的活性炭材料孔结构丰富,将其作为活性物质载体应用在锂硫电池中,电化学性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良、结构稳定、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80090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107493.2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C09J163/02 , C09J163/00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磨块粘结金属基体用环氧树脂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陶瓷基磨块粘结金属基体用环氧树脂粘合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40~50份E‑51环氧树脂、16~25份E‑44环氧树脂、12~15份593固化剂、7~10份650聚酰胺、5~9.3份AGE稀释剂、0.5~1份BYK‑D410分散剂、0.2~1份气相氧化硅和2~6份白刚玉微粉。本发明提供的陶瓷基磨块粘结金属基体用环氧树脂粘合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粘结力和耐磨性强。本发明用于陶瓷基磨块粘结金属基体时,不易出现脱落以及掉边现象,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613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710108152.7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C01G33/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基底五氧化二铌纳米片阵列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可溶性铌盐溶于去离子水与高分子醇的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含钠离子和/或钾离子的金属碱溶液或盐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密封后,进行搅拌,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完全的溶液离心处理,得到无基底五氧化二铌纳米片阵列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改变锂离子的扩散距离,解决了现有锂离子在五氧化二铌晶体中扩散缓慢的问题,提升五氧化二铌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无基底五氧化二铌纳米片阵列负极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等特性,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