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HD-2风洞模型的天平锁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261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37277.2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HD-2风洞模型的天平锁死装置,包括车轮、紧定螺钉、支撑螺柱、压紧片和盖板。支撑螺柱下端通过螺纹与天平连接,螺柱从盖板中间孔部穿入。压紧片从车轮正下方孔部放入,弧面内凹部分正对孔部圆心,将压紧片顶入车轮凹槽中后将车轮放置于支撑螺柱上,支撑螺柱从车轮下方连接孔穿入,螺母四周涂抹强力胶后放入车轮侧面六边形凹槽中,紧定螺钉螺母孔中旋入,将压紧片与支撑螺柱紧紧贴合。本发明结构简单,以一种低成本的结构实现风洞模型与天平间的锁死,防止因高风速下模型震颤位移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总应变能量密度的焊缝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489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485356.8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一种基于总应变能量密度的焊缝疲劳寿命计算方法,主要包括(1)通过焊接接头疲劳试验,获取焊缝总应变能量密度、寿命函数方程及半周寿命应力与应变函数方程所需的疲劳强度系数、疲劳强度指数、循环强化系数、循环应变硬化指数;(2)利用壳单元模型模拟焊缝结构,通过多载荷步法计算循环载荷作用下焊缝结构应力应变响应,输出应力与应变滞回曲线;(3)根据应力应变响应计算总应变能量密度,结合能量密度与寿命函数方程计算焊缝焊趾热点疲劳寿命和损伤值。本方法综合考虑弹塑性应力应变对疲劳损伤的贡献,并将标量作为损伤参量,有效避免矢量所涉及的位置与方向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节省时间。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7053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5104.8

    申请日:2014-09-23

    Inventor: 张勇 谷正气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其包括底壳,该底壳为上端敞口的方形箱式结构,内设置有电池组放置区域;格栅,格栅与底壳相连,设置在底壳的冷却空气入口处;导流板,两块导流板位于所述格栅两侧,导流板长度短于底壳长度,导流板后端距底壳后端留有一段距离,起导流作用;上盖,为底壳上方的盖板,用于封装电池组;散热风扇,对电池包内空气进行抽吸,可将电池包内热气流抽出。本发明的冷却空气在电池包内的流径大幅增加,与电池单体间的接触也更加充分,有利于带走更多的热量,并且由于散热风扇5的抽吸作用,加速了电池包内空气的流速,使得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更快的被排出电池包外,保证了电池能在良好的温度区间内工作。

    一种新型空气散热型电动汽车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0424172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88218.6

    申请日:2014-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H01M2/1083

    Abstract: 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若电池工作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到电池的放电效率,进而导致整车性能大幅下降。对此,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散热型的电动汽车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底壳,为上端敞口的方形箱式结构,内设置有格栅插槽与导流板;格栅,栅条为网状结构,可以滤除一部分空气中的杂物,通过格栅插槽与底壳相连,安装方式为抽插式结构,方便实现定期除尘清洗;导流板,将前端进入的冷却气流引至边缘及后端局部高温区域,起导流作用;上盖,底壳上方的盖板,用于封装电池组;散热风扇,可将电池包内热气流抽出,实现强制散热。通过改进,本新型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克服了局部高温现象,确保电池组在最佳温度环境中放电,提高了放电效率和寿命。

    一种增强通风舒适性的新型轿车前侧窗雨挡

    公开(公告)号:CN10366088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38289.2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风振噪声、增强通风舒适性的轿车前侧窗雨挡,采用透明树脂材料制作,安装在轿车前侧窗上边框的上边缘,所述轿车前侧窗雨挡的长度相对轿车前侧窗上边框短,所述轿车前侧窗雨挡下缘上开设有粗糙的小锯齿,用于扰乱经过所述轿新型车前侧窗雨挡的气流,消耗气流能量,进而降低风振噪声;本发明其长度尺寸相比现有的雨挡尺寸小,因此缩小了受风面积,减小了气动阻力。所述轿车前侧窗雨挡后缘在垂直方向上尺寸增加,不会增加受风面积,且错开了司乘人员头部位置,故降低了高速气流直接吹向人体头部造成的不舒适性,起到了满足车辆内部通风需求,改善了开启轿车前侧窗后通风人体面部舒适性和降低风振噪声的作用。

    抑制尘土污染车身背部的附加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282613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38135.X

    申请日:201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尘土污染车身背部的附加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和汽车,所述附加装置包括导流体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用于连接所述导流体和车身,其中所述导流体为长条状,中间部分的横截面为类三角形,所述导流体包括有三个导流面分别为上导流面、前导流面和后导流面,所述横截面上的所述上导流面弧长均小于所述前导流面和后导流面的弧长,所述前导流面和上导流面为凹型面,所述后导流面为凸型面,所述支撑体设置在前导流面上;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附加装置在汽车上的安装方法,以及一种按照上述安装方法加装有上述汽车附加装置的抑制车身背部尘土污染的汽车;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有效的抑制了汽车车身背部的尘土污染。

    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式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8115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68608.9

    申请日:201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法及系统,通过在车辆的后视镜迎风表面开设若干小孔,后视镜内壳体夹层有隔音除尘材料,后视镜安装支座为空腔结构,内部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一端连接后视镜腔体,另一端通过通风截止开关连接到车内出风窗口,然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打开通风截止开关,流经后视镜的高速气流依次经过后视镜的表面小孔、隔音除尘材料通过通风管道到达车内出风窗口,来实现驾驶室内分通风换气,从而实现一种不需增加新的动力消耗,能在低噪音条件下呼吸车外清新空气的通风方式及系统。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空气散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110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46722.4

    申请日:201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空气散热方法,所述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底壳、格栅、导流板、上盖和散热风扇,冷却空气由格栅处进入所述电池包,空气流经由导流板阻隔出的导流通道,直至导流板的末端,由于导流板的长度短于底壳的总长,冷却空气被挤入电池组所在的电池包两侧,底壳的两侧加装的散热风扇,对电池包内的空气进行抽吸,空气最终夹带着电池组产生的热量由散热风扇处流出;本发明的冷却空气在电池包内的流径大幅增加,与电池单体间的接触也更加充分,有利于带走更多的热量,并且由于散热风扇5的抽吸作用,加速了电池包内空气的流速,使得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更快的被排出电池包外,保证了电池能在良好的温度区间内工作。

    一种轿车尾底部鲨鱼鳍仿生附加装置及其安装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9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27672.9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5/02

    Abstract: 汽车尾部是湍动能的主要耗散区,对汽车减阻具有重要影响。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降低轿车气动阻力的尾底部鲨鱼鳍仿生附加装置及其安装布置方法,附加装置材料选用钢板、塑料或树脂制作,安装于轿车尾底部;其长度不超过轿车宽度;其跟部与轿车尾部平齐;所述的附加装置由9个类似鲨鱼鳍形的三棱柱组成,三棱柱前尖有半径为5mm的过渡圆角,且尖部朝前,前尖和后端厚度分别为5mm和23mm,纵向长200mm;中间是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7个三棱柱,两两间距35mm;两边2个是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与近邻的等腰三棱柱间距17.5mm;本发明打破了轿车底部气流拥塞,削弱了尾部两个反向涡流团,利用导流,起到了降油耗作用。

    一种高分遥感影像提取城市路网车辆队列状态信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16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118280.6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车辆队列状态信息是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分析的基本参数之一。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路网车辆队列提方法。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包括(1)获取高分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面状道路和面状车辆信息数据;(2)进行面状道路中心线和边线提取,并按一定长度阈值进行截断,形成道路搜索块;(3)计算各道路搜索块中的道路车辆占有率;(4)以拥堵队列条件下的某车辆占有率作为阈值,筛选出大于或等于该阈值的道路搜索块,则此时若干道路搜索块的总长度,即为是该路段上拥堵车辆队列的长度。具体位置则由道路搜索块的中心位置与电子地图匹配或结合GPS数据相结合确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