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区块链系统及其区块链数据同步与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9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5588.1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洪宇杰 杨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片区块链系统及其区块链数据同步与传输方法,涉及区块链算法技术领域,分片区块链系统从上到下分为主节点层,从节点层和客户端层,所述主节点层由参与区块链区块生成的节点构成,它们根据属主的不同被划分成n个组,并与从节点层的各分片一一对应,从节点层由不参与区块链区块生成的节点构成,它们负责接收客户端层发送的交易数据,并把交易数据发送到主节点层对应的主节点,同一分片中的其它从节点和其它分片中的从节点;本发明引入分片技术,并对不同的节点类型实施分工,将Kademila协议和Gossip协议结合,实现在减少网络负载的同时有效提高交易数据和区块数据的传输和同步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区块链系统的吞吐量。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725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018153.3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数据恢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造已知传感器网络结构图和传感器采集数据集合;构建STAR模型,STAR模型包括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和时间特征提取模块、由多个增强扩散卷积层构成的扩散卷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对数据集合X和掩码M进行堆叠得到输入X;利用时间特征提取模块进行时间特征提取,利用空间特征提取模块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将时间特征矩阵和空间特征矩阵进行拼接,并利用注意力增强的扩散卷积模块同时进行空间依赖和语义依赖的学习,得到传感器节点的新特征;对新特征进行拼接,再经过线性化处理,输出得到补全后的传感器观测结果;该STAR模型是一个用于时空感知归纳数据填充的新框架,具有高性能、鲁棒性和灵活性。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72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18153.3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数据恢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造已知传感器网络结构图和传感器采集数据集合;构建STAR模型,STAR模型包括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和时间特征提取模块、由多个增强扩散卷积层构成的扩散卷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对数据集合X和掩码M进行堆叠得到输入X;利用时间特征提取模块进行时间特征提取,利用空间特征提取模块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将时间特征矩阵和空间特征矩阵进行拼接,并利用注意力增强的扩散卷积模块同时进行空间依赖和语义依赖的学习,得到传感器节点的新特征;对新特征进行拼接,再经过线性化处理,输出得到补全后的传感器观测结果;该STAR模型是一个用于时空感知归纳数据填充的新框架,具有高性能、鲁棒性和灵活性。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约车定位信息安全共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7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14250.1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约车定位信息安全共享方法,构建了同时保障车辆定位信息的可用性以及乘客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的信息共享框架,通过结合同态加密和概率性验证实现了安全可靠的数据校验机制,保证了上链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为了实现安全高效的匿名认证,基于默克尔树的设计思路,同时结合异或操作的可交换性,构造了一种哈希异或树。本发明能够以更低的空间开销使得乘客实现选择性披露,且不受信息总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8位安全等级的约束下,针对单次车程的数据的时间开销和空间开销分别在微秒级别和千字节级别,满足了安全性要求和可行性要求,并且本发明适用于吞吐量更高的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