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5641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008435.6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密封箱的双层结构,包括内箱密封装置和外箱密封装置,内箱密封装置与外箱密封装置之间形成夹套;夹套内与内箱密封装置内分别安装了一套气体循环系统,且内箱密封装置内固定安装有内箱气压控制器,夹套内固定安装有夹套气压控制器;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密封箱的密封方法,该方法以夹套作为过渡层,通过气压控制装置形成压力梯度。本发明采用双层密封结构,通过夹套的过渡层以及进行压力梯度的设置,能够实现在内外箱体各自密封等级都不达到高级的条件下实现整体内部达到高级密封甚至超高级密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61901.5
申请日:2018-12-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工程用六角管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六角管的几何模型,2.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六角管焊接瞬态热传导模型,3.利用坐标变换的方式将全局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变换到每一个圆弧段圆心坐标,编写六角管移动热源子程序;4.基于六角管材料温度相关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利用步骤二中编写的子程序求解焊接温度场历史;5.利用有限元软件构建六角管静力学模型,6.将步骤四中仿真求解得到的焊接温度场历史作为热载荷,基于六角管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参数求解焊接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对六角管这一核工程中复杂截面形状的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场/残余变形进行有效地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9104.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过热的镍基多晶高温合金屈服强度预测方法,获取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基于材料在过热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并根据固溶强化理论计算第一过热温度下材料γ基体对屈服强度的第一贡献;测量材料在过热温度下一次γ'相的体积分数与平均粒径,并根据Ashby‑Orowan方程的修正形式计算一次γ'相对屈服强度的第二贡献;测量材料在过热温度下晶粒的平均粒径,并根据Hall‑Petch关系计算晶界对屈服强度的第三贡献;构造屈服强度预测模型,将待测材料在待测过热温度下的材料参数、一次γ'相的体积分数与平均粒径以及晶粒的平均粒径输入至屈服强度预测模型,输出待测材料在待测过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2401.9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性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D6单晶高温合金的热处理方法,通过在一次短时过热过载处理中获取最佳加载应力,进而得到具有最佳拉伸性能的DD6单晶高温合金试棒;或者通过多次短时过热过载处理,获取最佳的短时过热过载处理次数;进而也可得到当前DD6单晶高温合金试棒的最佳加载应力、以及最佳短时过热过载处理次数,进而能够获得更优的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87352.X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EI专用热力耦合试验系统及其方法,针对试验系统来说,包括:MTS、高频感应加热器、温度控制器、高精度红外温度探测器、换热器组等部分组成,可实现机械载荷‑热载荷同步加载。针对试验方法来说,包括如下步骤:S1:选定升温曲线和力控制加载曲线;S2:根据升温曲线和力控制加载曲线,在PID控制器中输入曲线相对应的参数值;S3:通过预设PID参数,控制升温过程和控制力加载过程;S4:获取叶片试样最终温度和力加载数据图。本发明有利于试验获得航空发动机涡轮部件极端工况下的温度与应力加载,尤其是具有快速升温和精准控温的功能,为航空发动机涡轮部件在真实服役工况下的寿命评估与验证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0881773.3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齿轮的接触应力模型,并基于疲劳S‑N曲线获取了一定周期后的疲劳剩余强度,进而构建了齿轮接触疲劳失效的功能函数。然后,根据随机参数的分布特性,运用蒙特卡洛方法产生点集,并从中随机选出N个点作为实验设计点构建了初始Kriging模型,再通过主动学习策略,获得了最接近极限状态面或误差最大的样本点,并将其作为最佳样本点增加到原有实验设计点中,更新了Kriging模型,直至收敛。根据收敛的Kriging模型,获取了所有样本点集对应的功能函数近似值,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其失效概率。最后,通过一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发明的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更具高效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461901.5
申请日:2018-12-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工程用六角管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六角管的几何模型,2.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六角管焊接瞬态热传导模型,3.利用坐标变换的方式将全局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变换到每一个圆弧段圆心坐标,编写六角管移动热源子程序;4.基于六角管材料温度相关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利用步骤二中编写的子程序求解焊接温度场历史;5.利用有限元软件构建六角管静力学模型,6.将步骤四中仿真求解得到的焊接温度场历史作为热载荷,基于六角管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参数求解焊接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对六角管这一核工程中复杂截面形状的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场/残余变形进行有效地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9104.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过热的镍基多晶高温合金屈服强度预测方法,获取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基于材料在过热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并根据固溶强化理论计算第一过热温度下材料γ基体对屈服强度的第一贡献;测量材料在过热温度下一次γ'相的体积分数与平均粒径,并根据Ashby‑Orowan方程的修正形式计算一次γ'相对屈服强度的第二贡献;测量材料在过热温度下晶粒的平均粒径,并根据Hall‑Petch关系计算晶界对屈服强度的第三贡献;构造屈服强度预测模型,将待测材料在待测过热温度下的材料参数、一次γ'相的体积分数与平均粒径以及晶粒的平均粒径输入至屈服强度预测模型,输出待测材料在待测过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619112.4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28 , G01N3/3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分析技术领域,考虑缺陷分布规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是导致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分散性大的根本原因,将焊接接头的最大初始缺陷面积定义为基于损伤容限理论进行寿命评估的核心参量,结合Murakami提出的含微裂纹材料的疲劳极限预测模型与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模型,构建含缺陷的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然后,对试验得到的焊接缺陷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缺陷分布规律函数后,代入寿命评估模型得到的预测寿命的分布规律,并进行可靠度分析,该研究为焊接结构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焊接结构件在制造、服役及维修等环节的可靠性设计和经济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05868.7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16C60/00 , G01N23/18 , G01N21/64 , G01N3/18 , G01N23/2251 , G06F30/17 , G06T7/00 , G06T7/62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用镍基高温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航空发动机电子束焊接结构服役过程中,焊缝部位是结构发生疲劳失效的热点部位。该方法针对电子束焊接头高温疲劳寿命分散性大,通过考虑服役温度与焊接缺陷对疲劳寿命耦合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头全工况高温服役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本方法将不同温度下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数据、维氏硬度值与断口形貌特征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拟合温度与维氏硬度的数学关系式、提出基于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源缺陷尺寸信息的疲劳等效应力概念与计算公式,考虑了服役温度与初始缺陷面积对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某型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头任意疲劳服役工况下的寿命预测。本发明有效提高了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