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水体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842289.1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水体中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埃希氏菌报告菌株构建方法,及建立其在检测水体中砷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检测菌株的构建,首先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野生型大肠杆菌MC4100砷抗性的arsB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入技术将pars-arsR-gfpmut2报告基因置换到araB编码基因位置后获得。本发明所述生物检测菌株名称为E.coli WMC-011p,对砷的最低检测范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本发明所述菌株克服了基于质粒载体的生物检测菌株具有的荧光本底值高、检测信号不稳定、结果不精确等缺点,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锌离子诱导重组蛋白表达体系、其诱导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9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93567.5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离子诱导重组蛋白表达体系、其诱导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和蛋白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大肠杆菌锌耐受操纵子znt的启动子序列PzntA和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融合,并利用pUC57‑Kan载体转化到zntA基因被敲除的大肠杆菌体内,往培养基中添加外源锌离子即可高效诱导和表达重组蛋白。此方法无需使用其他诱导剂,只需添加一定浓度的锌离子即可制备得到活性强、产量高的锌离子结合蛋白,可显著降低制备成本。另外,本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他杂质或强酸条件不会影响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所以可以利用含有锌离子的工业废水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达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一株检测砷的大肠埃希氏菌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4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410842320.1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水体中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埃希氏菌报告菌株构建方法,及建立其在检测水体中砷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检测菌株的构建,首先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野生型大肠杆菌MC4100砷抗性的arsB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入技术将pars‑arsR‑gfpmut2报告基因置换到araB编码基因位置后获得。本发明所述生物检测菌株名称为E.coli WMC‑011p,对砷的最低检测范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本发明所述菌株克服了基于质粒载体的生物检测菌株具有的荧光本底值高、检测信号不稳定、结果不精确等缺点,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锌离子诱导重组蛋白表达体系、其诱导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9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193567.5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离子诱导重组蛋白表达体系、其诱导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和蛋白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大肠杆菌锌耐受操纵子znt的启动子序列PzntA和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融合,并利用pUC57‑Kan载体转化到zntA基因被敲除的大肠杆菌体内,往培养基中添加外源锌离子即可高效诱导和表达重组蛋白。此方法无需使用其他诱导剂,只需添加一定浓度的锌离子即可制备得到活性强、产量高的锌离子结合蛋白,可显著降低制备成本。另外,本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他杂质或强酸条件不会影响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所以可以利用含有锌离子的工业废水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达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一种检测水体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410842289.1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水体中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埃希氏菌报告菌株构建方法,及建立其在检测水体中砷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检测菌株的构建,首先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野生型大肠杆菌MC4100砷抗性的arsB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入技术将pars‑arsR‑gfpmut2报告基因置换到araB编码基因位置后获得。本发明所述生物检测菌株名称为E.coli WMC‑011p,对砷的最低检测范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本发明所述菌株克服了基于质粒载体的生物检测菌株具有的荧光本底值高、检测信号不稳定、结果不精确等缺点,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一株检测砷的大肠埃希氏菌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842320.1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水体中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埃希氏菌报告菌株构建方法,及建立其在检测水体中砷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检测菌株的构建,首先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野生型大肠杆菌MC4100砷抗性的arsB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入技术将pars-arsR-gfpmut2报告基因置换到araB编码基因位置后获得。本发明所述生物检测菌株名称为E.coli?WMC-011p,对砷的最低检测范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本发明所述菌株克服了基于质粒载体的生物检测菌株具有的荧光本底值高、检测信号不稳定、结果不精确等缺点,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