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116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699895.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显性黑色颖壳性状提高水稻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色选精度的方法,具体为:培育黄颖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将显性黑色颖壳基因、育性恢复基因、花粉失活基因和荧光标记基因四个连锁表达的基因导入至黄颖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基因组中培育黑颖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黑颖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与黄颖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混植,混收全部种子;根据颖壳颜色对混收的种子进行第一次筛选,分离黄颖不育系种子和黑颖种子;根据胚乳是否发荧光进行第二次筛选,提纯黄颖不育系种子。本发明利用水稻显性黑色颖壳作为新的色选标记提高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在分选过程中的纯度,实现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纯度达到生产应用标准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25000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699890.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隐性颖壳颜色性状提高水稻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色选精度的方法,将隐性异色颖壳可育水稻材料培育成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将包含黄颖基因、育性恢复基因、花粉失活基因和荧光标记基因的四元连锁载体导入至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的基因组中培育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将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与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混植,混收全部种子;第一次荧光筛选,分离无荧光的不育系种子和发荧光的繁殖系种子;第二次颖壳颜色筛选,提纯异色颖壳不育系种子。本发明利用水稻隐性异色颖壳作为新的色选标记提高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在分选过程中的纯度,实现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纯度达到生产应用标准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1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99895.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显性黑色颖壳性状提高水稻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色选精度的方法,具体为:培育黄颖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将显性黑色颖壳基因、育性恢复基因、花粉失活基因和荧光标记基因四个连锁表达的基因导入至黄颖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基因组中培育黑颖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黑颖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与黄颖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混植,混收全部种子;根据颖壳颜色对混收的种子进行第一次筛选,分离黄颖不育系种子和黑颖种子;根据胚乳是否发荧光进行第二次筛选,提纯黄颖不育系种子。本发明利用水稻显性黑色颖壳作为新的色选标记提高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在分选过程中的纯度,实现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纯度达到生产应用标准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250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99890.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隐性颖壳颜色性状提高水稻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色选精度的方法,将隐性异色颖壳可育水稻材料培育成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将包含黄颖基因、育性恢复基因、花粉失活基因和荧光标记基因的四元连锁载体导入至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的基因组中培育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将双色选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与双色选遗传工程核不育系混植,混收全部种子;第一次荧光筛选,分离无荧光的不育系种子和发荧光的繁殖系种子;第二次颖壳颜色筛选,提纯异色颖壳不育系种子。本发明利用水稻隐性异色颖壳作为新的色选标记提高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在分选过程中的纯度,实现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纯度达到生产应用标准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63846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2864.4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红豆杉组培苗驯化移栽的方法。包括:(1)组培苗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育良好,1片以上真叶的南方红豆杉组培苗;(2)组培苗初步驯化:将组培容器带组培苗放在温室中3‐5天;(3)移栽容器及栽培基质的准备:选用育苗盒,往育苗盒孔穴中填充蛭石、草炭或者用无纺布包裹的新鲜椰糠;(4)移栽与炼苗:将组培苗植入(3)中的栽培基质中间,浇足水分,合上育苗盒盖,放入带50%遮阳网的温室大棚中培养,环境温度不超过35℃,2周后可以打开育苗盒盖子进入常规的种苗管理模式,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10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简单、成本低、育苗盒可以重复利用、高效稳定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3846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1022864.4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红豆杉组培苗驯化移栽的方法。包括:(1)组培苗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育良好,1片以上真叶的南方红豆杉组培苗;(2)组培苗初步驯化:将组培容器带组培苗放在温室中3‐5天;(3)移栽容器及栽培基质的准备:选用育苗盒,往育苗盒孔穴中填充蛭石、草炭或者用无纺布包裹的新鲜椰糠;(4)移栽与炼苗:将组培苗植入(3)中的栽培基质中间,浇足水分,合上育苗盒盖,放入带50%遮阳网的温室大棚中培养,环境温度不超过35℃,2周后可以打开育苗盒盖子进入常规的种苗管理模式,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10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简单、成本低、育苗盒可以重复利用、高效稳定的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