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068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98967.1

    申请日:2018-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60 A01N4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吩嗪‑1‑甲酰胺(phenazine‑1‑carboxamide)和氟啶胺(fluazinam)二种药剂,并采用Wadley法评价其复配物对防治水稻纹枯病菌的增效潜力。结果表明: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对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两种药剂复配后以3:7或1:1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佳,增效系数SR为1.85。离体防治结果显示: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以1:1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2.89%,能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新药剂。

    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872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998984.5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增效复配物及其应用,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二种药剂,并采用Wadley法评价其混配物对防治草莓灰霉病菌的增效潜力。结果表明: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氟啶胺比吩嗪-1-甲酰胺的抑制效果要更好一些。两种药剂以重量比1:4、3:7、2:3、1:1、7:3、4:1、9: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9:1复配增效作用最佳。离体防治结果显示:吩嗪-1-甲酰胺和氟啶胺以9: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1.63%,能作为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新药剂。

    吩嗪-1-甲酰胺改造化合物18-3在抑制草莓灰霉病菌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42238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169158.5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一种吩嗪‑1‑甲酰胺改造化合物18‑3在抑制草霉灰霉病菌中的应用,该吩嗪‑1‑甲酰胺改造化合物18‑3(结构式如下)是以吩嗪‑1‑甲酰胺为母体经结构改造获得。本发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改造化合物18‑3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该改造化合物18‑3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其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强于其母体吩嗪‑1‑甲酰胺,表明该改造化合物18‑3能作为防控草莓灰霉病菌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

    吩嗪-1-甲酰胺改造化合物15-1在抑制草莓灰霉病菌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1877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169271.3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创制领域,特别涉及吩嗪‑1‑甲酰胺改造化合物15‑1在抑制草莓灰霉病菌中的应用,该吩嗪‑1‑甲酰胺改造化合物15‑1是以吩嗪‑1‑甲酰胺为母体,经结构改造获得。本发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改造化合物15‑1对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改造化合物15‑1与其母体皆能对草莓灰霉病菌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强于其母体吩嗪‑1‑甲酰胺,表明改造物15‑1可作为防控草莓灰霉病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

    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的苋菜栽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11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53617.2

    申请日:2017-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的苋菜栽培装置,包括电动升降杆、隔板、转动辊一、驱动电机、转动辊二、接触开关、顶杆以及复位弹簧,电动升降杆安装在种植箱内底部位置,隔板装配在承载板上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现场种植的有序性,转动辊一安装在土壤回收箱内后部位置,驱动电机安装在土壤回收箱右端面上部位置,转动辊二安装在土壤回收箱内前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土壤翻动功能,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接触开关设置在土壤回收箱内底部位置,顶杆固定在支撑板下端面中部位置,复位弹簧安装在土壤回收箱内底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自动调加营养液功能,本发明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种植效果佳,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一种铜绿假单胞菌株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0544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250195.0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SU8,已于2013年5月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178。该菌株SU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井冈霉素复配后对防治水稻纹枯病菌具有增效作用;且该提取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