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7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2472.7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闲稻田养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度高于田面平台至少40cm;S2、收割中稻或一季晚稻,收割后稻茬留茬高度为30‑45cm;S3、田间复水,促进稻茬再生多分蘖;S4、放养鱼苗,调节稻田水位;S5、投喂饵料、捕捞鱼。本发明通过采用中稻、晚稻稻鱼轮作的方式为鱼类争取了更多的生长时间,并选择冬闲田进行养殖,使鱼类上市期提前,避开了上市集中期,因而提高了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收益。本发明通过冬闲季灌水养杂食、草食性鱼,大大减少了田间杂草和在稻茬基部越冬的二化螟虫口数量,有利于缓解来年的草害和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1089679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1213155.2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冷浸田或烂泥田,在田埂内侧开挖围沟,使泉眼冒出的地下水不能外流,成为调温水,田埂的高度为40‑50cm,所述田埂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对田地分别进行消毒、施肥;11月在田地投放小龙虾苗,翌年3月至4月捕捞;翌年5月在田间种植水生植物。本发明能够防止过度挖沟,小龙虾生长阶段规避了夏季高温,在秋冬春三季利用地下水升温,生长稳定,产量有保障;蟹通过乔木、草本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降温作用,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在六、七、八、九等四个月能正常生长,产量有保障,虾、蟹分别在秋冬季、春夏秋季生长,避开了共生阶段,减少竞争,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商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5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32812.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综合种养系统及立体综合种养方法,该系统包括稻田,所述稻田的田埂内侧挖设有围沟,所述稻田内挖设有鱼凼和若干条与鱼凼、围沟连通的腰沟;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伸出至稻田的田埂外侧,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伸入鱼凼内且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向下延伸至距离鱼凼底面15-25cm的位置,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拦鱼网,所述第一管道高于田面且与稻田的田面的距离为12-18cm,管道的内径为15-25cm。本发明采用树、水稻、草鱼、鲤鱼和白鲢混合立体综合种养,利用冷浸田的地下水自流进入稻田降温,并在鱼凼内设置自动清淤装置,在促进鱼类顺利越夏的同时减少人工投入,可减少肥料、杀虫剂、除草剂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6570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84057.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虾、鳝、泥鳅、甲鱼、鱼腥草、螺、贝的综合种养的方法,前一年11月,将小龙虾苗投入稻田养殖,2月-4月捕捞小龙虾;在围沟架设养殖网箱,小龙虾捕捞结束后,在网箱投放黄鳝种苗与泥鳅种苗,进行养殖,10月至下年初捕捞黄鳝与泥鳅;放黄鳝种苗后,当日将鱼腥草种植在网箱中;小龙虾捕捞结束后,将甲鱼投放至围沟中养殖;6月开始播种、育秧、插秧;在已经投放鳝鱼的网箱中投放雌螺和贝,进行养殖,10月至下年初捕捞雌螺和贝。本发明将稻、虾、鳝、泥鳅、甲鱼、鱼腥草、螺、贝结合起来种养,既增加产值,又提高品质,可全年在稻田进行种养。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5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60167.X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养鱼培肥方法,其通过在稻田内设置堆积池,并将农家肥堆积在稻田内,且堆积的农家肥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另一部分露出水面,使浸在水中的农家肥在水中逐渐消融而培肥水质,露出水面的农家肥繁殖蝇蛆为鱼种提供饵料。该方法将农家肥撒施改为堆积,解决了一次性撒施导致的水质恶化问题,另外露出的农家肥可繁殖蝇蛆等动物,可为鱼种提供优质的饵料,从而保证鱼种养殖成功及经济效益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5374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33317.3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稻田的田埂内侧挖设围沟;在所述田埂上种植乔木,形成沿田埂延伸方向延伸的乔木隔热层;在所述围沟中种植沉水植物,形成沉水植物吸热层;在所述围沟中种植浮水植物,形成浮水植物阻热层;在所述围沟内侧区域种植水稻,形成草本隔热层;在稻田内放养水生动物;待水生生物生长至满足收获条件时,收获相应水生生物;待水稻成熟后,收割。本发明的种养方法可防止过度挖沟,提供稻田单亩产出,提升经济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5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160167.X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养鱼培肥方法,其通过在稻田内设置堆积池,并将农家肥堆积在稻田内,且堆积的农家肥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另一部分露出水面,使浸在水中的农家肥在水中逐渐消融而培肥水质,露出水面的农家肥繁殖蝇蛆为鱼种提供饵料。该方法将农家肥撒施改为堆积,解决了一次性撒施导致的水质恶化问题,另外露出的农家肥可繁殖蝇蛆等动物,可为鱼种提供优质的饵料,从而保证鱼种养殖成功及经济效益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3575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60168.4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2/22 , A01K67/033 ,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水稻三免栽培方法,其包括前茬作物秸秆处理、起垄、水稻移栽、投放蚯蚓、田间管理及水稻收获后三免循环种植。本发明通过在稻田中起垄,垄沟蓄水,垄上种植水稻,使垄顶保持湿润无水,以及水稻遮阴作用,加之起垄前基施有机肥、秸秆全量还田和垄顶覆盖秸秆,不仅为蚯蚓生长和繁殖提供良好的场所和丰富的饵料,实现了蚯蚓在稻田中自我繁殖,而且稻田养殖蚯蚓增加了土壤氮、磷、钾等含量,还解决土壤板结、次生潜育化等问题,通过垄沟提高稻田蓄、排水能力并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实现了水稻生产过程三免:免耕、免烧秸秆、免灌泡田水,减少作业能耗、减少灌溉用水、减少雾霾。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72278.X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稻轮作方法,在田面开挖厢沟,形成厢面和分布于厢面两侧的厢沟,再于厢面上种植油菜,进行田间管理;收割油菜,然后于收割当日在厢面撒施第一肥料,再收集油菜秸秆并粉碎,然后在不旋耕的情况当日播种水稻,再将秸秆还田,在厢面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肥料层、第一种子层和第一秸秆层,收割水稻,然后于收割当日在厢面撒施第二肥料,再收集水稻秸秆并粉碎,然后在不旋耕的情况下当日播种油菜,再将秸秆还田,在厢面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二肥料层、第二种子层和第二秸秆层;重复水稻收割、油菜种植、油菜收割、水稻种植实现油稻轮作。本发明可实现油稻轮作的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利用秸秆、土地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