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角果层高低错层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1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99896.6

    申请日:2021-12-24

    Inventor: 刘春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菜角果层高低错层栽培方法,在同一田块上均匀播种矮杆油菜和高杆油菜;所述高杆油菜的植株数占矮杆油菜的植株数的百分比为5%‑20%;在成熟期,所述矮杆油菜的株高不高于1.2m,所述高杆油菜的株高不低于1.5m;所述高杆油菜的所有角果的生长高度均高于矮杆油菜的所有角果的生长高度。本发明通过选择高、矮杆油菜在成熟期的株高差异,使得所述高杆油菜的所有角果的生长高度均高于矮杆油菜的所有角果的生长高度,充分利用油菜栽种地上的上层空间,实现了在基本不影响矮杆油菜单产的前提下,高杆油菜获得的单产就成为了单位面积上直接增加的产量,进而使得油菜单产快速提高。

    一种甘蓝型油菜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公开(公告)号:CN106749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2549.6

    申请日:2016-12-15

    Inventor: 刘春林 阮颖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甘蓝型油菜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是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2)将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至五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对植物种子含油量具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本发明还包括含有本发明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和工程菌以及扩增该基因中任一片段的引物对。该甘蓝型油菜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改变能改变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含油量。本发明为通过分子标记育种或基因工程来提高油菜籽含油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核盘菌凝集素SSL-6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97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44914.0

    申请日:2016-12-13

    Inventor: 刘春林 阮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7 C12N15/82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盘菌凝集素SSL-6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是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2)将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至五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对提高油菜抗菌核病作用的蛋白质。本发明还包括含有本发明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和工程菌。核盘菌凝集素SSL-6蛋白的编码基因在油菜中的表达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抗菌核病能力。本发明为油菜抗菌核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利用β-罗勒烯增强油菜抵抗菌核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0015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32274.5

    申请日:2015-06-16

    Inventor: 刘春林 阮颖

    Abstract: 一种利用β-罗勒烯增强油菜抵抗菌核病的方法,该方法是使生长中的油菜与β-罗勒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或是开放的但空气不流动或流动很弱的空间中发生至少2小时的物理接触,并使空间中β-罗勒烯的终浓度≥0.1μmol/L。经β-罗勒烯处理过的油菜植株能有效抵抗菌核病,而未经β-罗勒烯处理的油菜植株发病严重。因此,β-罗勒烯能有效提高油菜植株抗菌核病的能力,本方法不仅为控制油菜菌核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还克服了当前农药与生物防治虫害方法的缺陷,创造了一种害虫防治的环境友好、无毒无害、极高效率的新手段。

    一种黄连木种子产脂肪酶内生菌PC1及其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8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410696261.1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木种子产脂肪酶内生菌PC1及其分离方法,通过将种子用酒精、氯化汞处理后,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得到内生菌,用液体LB发酵菌种,将菌液接种于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培养,选取透明圈的菌种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发酵,取发酵液离心分离过滤后,将滤液用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培养,筛选得到菌株PC1。菌株PC1平板划线得到单菌落,外观呈白色,生长初期表明湿润光滑,随后边缘出现褶皱并变干;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呈杆状。

    一种黄连木种子产脂肪酶内生菌PC1及其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83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96261.1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木种子产脂肪酶内生菌PC1及其分离方法,通过将种子用酒精、氯化汞处理后,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得到内生菌,用液体LB发酵菌种,将菌液接种于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培养,选取透明圈的菌种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发酵,取发酵液离心分离过滤后,将滤液用三丁酸甘油酯固体培养基培养,筛选得到菌株PC1。菌株PC1平板划线得到单菌落,外观呈白色,生长初期表明湿润光滑,随后边缘出现褶皱并变干;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呈杆状。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简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033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7553.0

    申请日:2013-04-07

    Inventor: 刘春林 阮颖 何文

    Abstract: 一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简捷方法,其是在将甘蓝与白菜杂交时,于母本的柱头授粉后16小时-144小时,直接对幼嫩的子房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15%的秋水仙素水溶液,待子房发育成自然成熟的角果后,收获饱满的种子,即可以获得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种子。如此,便为获取甘蓝型油菜新种质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新手段。

    一种利用β-罗勒烯提高黄花蒿中青蒿素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2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18285.3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β-罗勒烯提高黄花蒿中青蒿素产量的方法,属于青蒿素生产和提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用β-罗勒烯处理黄花蒿植株1~3d。所述方法选用大于等于生长21d的黄花蒿就可作为β-罗勒烯的处理对象。所述方法非常简单;可以实现一年以内多次收获。同时能够显著增加黄花蒿植株中青蒿素的含量,有利于大幅度提高青蒿素的产量,能够实现工业化的操作。

    一种植物组培过程中染菌试管苗的生根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77990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481612.2

    申请日:2013-10-15

    Inventor: 阮颖 刘春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培过程中染菌试管苗的生根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将植物组培过程中染菌试管苗直接浸泡在浓度为0.1~0.3mg/mL的生根诱导剂水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然后将经过生根诱导剂浸泡处理的染菌试管苗直接移栽到装有含水量大约为55%~70%(体积)左右的蛭石炼苗钵中,并用一次性透明塑料杯反过来扣在炼苗钵中的苗上;在蛭石炼苗钵中生根2~4周后再移栽到土壤中。本发明方法可以使原来只能丢弃的染菌的组培试管苗长出根,从而实现了拯救染菌的试管苗的目的,这对解决现有的植物组培研究中,因为解决因染菌造成的试管苗大量损失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一种植物组培过程中染菌试管苗的生根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7799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81612.2

    申请日:2013-10-15

    Inventor: 阮颖 刘春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培过程中染菌试管苗的生根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将植物组培过程中染菌试管苗直接浸泡在浓度为0.1~0.3mg/mL的生根诱导剂水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然后将经过生根诱导剂浸泡处理的染菌试管苗直接移栽到装有含水量大约为55%~70%(体积)左右的蛭石炼苗钵中,并用一次性透明塑料杯反过来扣在炼苗钵中的苗上;在蛭石炼苗钵中生根2~4周后再移栽到土壤中。本发明方法可以使原来只能丢弃的染菌的组培试管苗长出根,从而实现了拯救染菌的试管苗的目的,这对解决现有的植物组培研究中,因为解决因染菌造成的试管苗大量损失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