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9640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560091.6

    申请日:2010-11-19

    Abstract: 一种新的利用株系育性鉴定保纯法生产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原种的方法,包括在原种生产田或高纯度繁殖田中选具有该两用核不育系典型性状的单株种成株系,将上述单株种成株系进行冷水串灌繁殖原种,并再进行一次再生冷水串灌繁殖,同时进行低温处理进行育性鉴定。根据低温处理育性鉴定的结果淘汰不达标株系,混收达标株系的头季和再生季种子成原种。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1248750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10301003.9

    申请日:2007-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温不育、低温可育或长日高温不育、短日低温可育类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种子繁殖方法。其技术包括:①繁种基地除能满足常规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外,还要求有水温达到17-19℃的充足水源,周边300m以内未种植其他水稻品种;②头季稻播种期安排在3月15-20日;③头季幼穗分化第IV期始连续15天田间水温保持20-21℃,灌水深度以淹没幼穗为准,根据幼穗发育进程灌水由浅至深,最终达20cm;④头季收割后稻桩留茬高度20-25cm,再生季幼穗分化第IV期始至连续16-20天田间水温保持在20.5-21.5℃,灌水由浅至深最后达28cm;⑤严格去除杂株和劣株。通过对上述技术的规范,达到高产、高质、高效生产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的目的。

    一种缓解水稻免遭异丙甲草胺毒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3205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10031843.9

    申请日:2005-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水稻免遭异丙甲草胺毒害的细辛(Asarum siboldii Miq)提取物,用醇类物质作为提取有机溶剂,将细辛材料烘干,粉碎,过筛,然后加入提取容器中,加入醇类物质,在水浴中回流提取,浓缩后获得提取物。将细辛提取物加水稀释后直接喷洒于施用过异丙甲草胺的水稻或土壤,细辛提取物能保护水稻免受遭异丙甲草胺的毒害,且对作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基于高通量测序寄生虱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95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171393.2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高通量测序寄生虱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的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使用两对引物对寄生虱的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和测序,得cox1和rrnS基因部分保守序列;再对全基因组DNA测定浓度后构建成对末端基因组DNA文库,高通量测序,处理后产生了2GB数据;根据cox1和rrnS基因部分保守序列对2GB数据进行重新组装重叠群,直至重叠群的两端重叠后进行多重序列比对,鉴定出保守的非编码区序列并将其作为比对Illumina序列数据集的参考,直至寄生虱线粒体组被全部组装。本方案操作简便,成本低速度快,准确性高,组装后的线粒体基因组通过BLAST进行校准,长片段PCR法进行验证,解决了寄生虱线粒体基因组的组装与注释的难题。

    缓解异丙甲草胺对水稻毒性的细辛提取物

    公开(公告)号:CN1714638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31843.9

    申请日:2005-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水稻免遭异丙甲草胺毒害的细辛(Asarum siboldii Miq)提取物,用醇类物质作为提取有机溶剂,将细辛材料烘干,粉碎,过筛,然后加入提取容器中,加入醇类物质,在水浴中回流提取,浓缩后获得提取物。将细辛提取物加水稀释后直接喷洒于施用过异丙甲草胺的水稻或土壤,细辛提取物能保护水稻免受遭异丙甲草胺的毒害,且对作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一种宿主寄养蜱虫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23849U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22671871.3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养殖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宿主寄养蜱虫装置,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闭连接的盖板1、寄养箱2和底座托盘3,盖板1上设有换气孔7,换气孔7上覆盖阻止蜱虫逃逸的滤网6;寄养箱2容纳宿主,其开口朝上且开口四周边缘设有水平方向的箱体挡板8,其底面设有若干容蜱虫自由通过、而宿主不能通过的孔洞,底面上设有投食位10;底座托盘3开口朝上且开口四周边缘设有水平方向的底座挡板12,其内容纳蜱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立限位挂钩与限位插槽,使得盖板和寄养箱严密贴合;设置寄养箱的卡柱与底座托盘外侧卡槽对应卡合,使得寄养箱和底座托盘严密贴合,滤网阻止不同发育阶段蜱虫无法逃逸,实现了全闭合式的宿主寄养蜱虫装置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