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04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09988.1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子一种盐胁迫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和应用。本发明包括启动子片段克隆、构建启动子片段的载体、拟南芥遗传转化、拟南芥抗性材料的筛选和检测、GUS染色和RT-qPCR检测GU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启动子片段能够驱动GUS基因的表达,而且能在根、茎、叶、花等各个部位表达,在非生物胁迫诱导条件下启动子的活性与驱动效率也比在正常条件下要高,qPCR结果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启动子能使转基因作物提高耐盐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盐胁迫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046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811409988.1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子一种盐胁迫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和应用。本发明包括启动子片段克隆、构建启动子片段的载体、拟南芥遗传转化、拟南芥抗性材料的筛选和检测、GUS染色和RT‑qPCR检测GU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启动子片段能够驱动GUS基因的表达,而且能在根、茎、叶、花等各个部位表达,在非生物胁迫诱导条件下启动子的活性与驱动效率也比在正常条件下要高,qPCR结果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启动子能使转基因作物提高耐盐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产脂肪酶的黄连木内生菌

    公开(公告)号:CN1066358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94890.4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40 C12N9/20

    Abstract: 一种黄连木内生菌,命名为恶臭假单胞菌PC2(Pseudomonas putida)PC2,于2015年5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318。将本发明菌株PC2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或以橄榄油为底物、维多利亚蓝B为指示剂,于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酶活性测定,有明显的水解圈和变色圈,表明本发明菌株PC2能产脂肪酶。本发明首次从黄连木种子中分离得到可产脂肪酶的内生恶臭假单胞菌PC2,为分离出新的脂肪酶基因提供了新内生菌。

    甘蓝型油菜抗旱基因BnaTZF1A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应用和提高抗旱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461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950326.3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蓝型油菜抗旱基因BnaTZF1A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应用和提高抗旱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构建BnaTZF1A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转化甘蓝型油菜XY15,使该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能够增强甘蓝型油菜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过表达材料中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XY15材料。能够提高ABA相关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大量与ABA抗旱途径相关的基因与XY15野生型油菜相比都有上调的趋势,说明BnaTZF1A基因可能与ABA调控的抗旱途径相关,因此能够增强甘蓝型油菜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最终达到抗旱的效果,本发明在作物的抗旱性育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甘蓝型油菜抗旱基因BnaTZF1A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应用和提高抗旱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46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50326.3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蓝型油菜抗旱基因BnaTZF1A及其引物、表达载体、应用和提高抗旱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构建BnaTZF1A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转化甘蓝型油菜XY15,使该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过表达,能够增强甘蓝型油菜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过表达材料中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XY15材料。能够提高ABA相关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大量与ABA抗旱途径相关的基因与XY15野生型油菜相比都有上调的趋势,说明BnaTZF1A基因可能与ABA调控的抗旱途径相关,因此能够增强甘蓝型油菜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最终达到抗旱的效果,本发明在作物的抗旱性育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