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2658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159140.2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为:将碳素类材料浸入到一定浓度的含氮类原料中,经超声、干燥处理得到一种目标电极的前驱体,然后高温碳化上述前驱体,即得目标电极。如此经过修饰的电极材料其表面的含氮官能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电化学活性和导电性都得到了提高,减小了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的反应内阻,同时增加了电极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本发明的电极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可进行大批量生产。

    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修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96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159154.4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修饰方法,其具体为:先将碳素类电极材料在浓硫酸、浓硝酸体积比为1:1~10:1的混合溶液中氧化处理6~18h;再清洗上述氧化处理过的碳素类电极材料至中性,然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80~120℃,干燥时间为8~16h;最后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锡的混合溶液中电沉积上述干燥的碳素类电极材料,经烘干后,即得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本发明增加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方便了电荷的转移,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内阻,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提升了电池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同时提高了全钒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

    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2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59140.2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为:将碳素类材料浸入到一定浓度的含氮类原料中,经超声、干燥处理得到一种目标电极的前驱体,然后高温碳化上述前驱体,即得目标电极。如此经过修饰的电极材料其表面的含氮官能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电化学活性和导电性都得到了提高,减小了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的反应内阻,同时增加了电极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本发明的电极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可进行大批量生产。

    一种高能量密度固体钒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084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9177.1

    申请日:2013-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H01M8/182

    Abstract: 一种高能量密度固体钒电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VOSO4/(VO2)2SO4或VO(Cl)3/VO(Cl)2固体溶于2-6摩尔/升的硫酸中,然后涂覆在电极上,形成正极复合电极;将V2(SO4)3/VSO4或VCl3/VCl2固体溶于2-6摩尔/升的硫酸中,然后涂覆在电极上,形成负极复合电极;使用隔膜将正、负极复合电极组装成固体钒电池。或者将VOSO4/(VO2)2SO4或VO(Cl)3/VO(Cl)2固体溶于硫酸中形成溶液,然后将电极浸泡在溶液中,抽去多余的硫酸,形成正极复合电极;将V2(SO4)3/VSO4或VCl3/VCl2固体溶于硫酸中形成溶液,然后将电极浸泡在溶液中,抽去多余的硫酸,形成负极复合电极。

    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修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9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59154.4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修饰方法,其具体为:先将碳素类电极材料在浓硫酸、浓硝酸体积比为1:1~10:1的混合溶液中氧化处理6~18h;再清洗上述氧化处理过的碳素类电极材料至中性,然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80~120℃,干燥时间为8~16h;最后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锡的混合溶液中电沉积上述干燥的碳素类电极材料,经烘干后,即得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本发明增加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方便了电荷的转移,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内阻,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提升了电池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同时提高了全钒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