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5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87090.7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12Q1/686 , C12Q2535/122 , C12Q2531/113 , C12Q2525/1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技术和数字PCR技术相结合的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源性成分分析方法,步骤为:1)提取植物蛋白饮料中生物成分的基因组DNA;2)用融合引物对对ITS2片段进行PCR扩增;3)扩增得到的DNA片段用ion torrent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4)利用该平台中自带植物源ITS2条形码数据库分析插件,或将获得的序列应用BLAST方法进行结果鉴定;5)数字PCR验证测序结果并定量分析;6)综合测序比对结果与定量结果,分析计算检品核酸中各物种DNA拷贝数所占比重,将含量比重≥5%的物种列为该样检出的植物源性成分。其高通量、自动化、周期短,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897636.3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控制纳豆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γ-PGA、葡萄糖和碳酸钠加入纯水中,过滤制备混合物溶液;将大豆浸泡、蒸煮和冷却后,接种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液,并加入所述混合物溶液,进行发酵培养和冷藏后最终冻藏以便销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纳豆发酵与贮藏过程中生物胺总量可控制在51μg/g以下;纳豆成品在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时产生氨味时间推迟8h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0897636.3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控制纳豆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γ‑PGA、葡萄糖和碳酸钠加入纯水中,过滤制备混合物溶液;将大豆浸泡、蒸煮和冷却后,接种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液,并加入所述混合物溶液,进行发酵培养和冷藏后最终冻藏以便销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纳豆发酵与贮藏过程中生物胺总量可控制在51μg/g以下;纳豆成品在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时产生氨味时间推迟8h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