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12039.7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硬土层和淤泥层的电缆隧道,所述硬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为斜向的软硬地层分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和相邻所述淤泥层区间的下端固定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的上端依次回填有轻质固化淤泥和回填硬土;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利用现场开挖的淤泥层的淤泥制成轻质固化淤泥用于回填以及防渗层,施工成本低;软硬回填土分界线呈阶梯状且其斜向与软硬土层分界线一致,防渗层完全包裹住沉降缝,有效地降低了沉降差异性和突变性。

    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412039.7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突变地层明挖电缆隧道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硬土层和淤泥层的电缆隧道,所述硬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为斜向的软硬地层分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和相邻所述淤泥层区间的下端固定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电缆隧道位于所述软硬地层分界线区间的上端依次回填有轻质固化淤泥和回填硬土。本发明利用现场开挖的淤泥层的淤泥制成轻质固化淤泥用于回填以及防渗层,施工成本低;软硬回填土分界线呈阶梯状且其斜向与软硬土层分界线一致,防渗层完全包裹住沉降缝,有效地降低了沉降差异性和突变性。

    带玻璃雨棚的钢结构复合式建筑装饰外墙板和变电站

    公开(公告)号:CN219825895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336219.3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玻璃雨棚的钢结构复合式建筑装饰外墙板和变电站,其包括外墙体、玻璃雨棚和外装饰板,外墙体包括女儿墙、檩条、外墙板和出挑钢筋混凝土压顶,外墙板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与檩条垂直固接的下龙骨连接件,下龙骨连接件与外装饰板固接,出挑钢筋混凝土压顶位于女儿墙上方,出挑钢筋混凝土压顶的上方预埋有第一连接件,女儿墙的内壁上预埋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上连接有L型的上龙骨连接件,上龙骨连接件与外装饰板固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工艺方便,通过外装饰板实现变电站的外立面造型需求。

    一种有组织排水的玻璃雨棚

    公开(公告)号:CN219604714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0239328.3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组织排水的玻璃雨棚,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设置有雨棚骨架,所述雨棚骨架上连接有玻璃面板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墙体之间,所述玻璃面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所述玻璃面板的三侧连接有挡水边,所述挡水边和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挡水边、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密封件围成一个集水池,所述挡水边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雨水排入所述排水槽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装配的优点,其能够将位于平面玻璃板上的雨水不侧溢流而有组织导入排水槽内。

    一种带落水井的预制式散水和建筑

    公开(公告)号:CN214169690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609570.4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落水井的预制式散水和建筑,包括位于建筑落水管下方的落水井,所述落水井为预制件,所述落水井包括底板、侧壁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井体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落水井井道的企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落水管的下方,所述企口内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对应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盖板,每个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排水管的预留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落水管与落水井的分离,保证不拆除散水的前提下快速替换落水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