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511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710810506.2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解耦的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变更影响分析方法,包括:根据原始SCD文件获得间隔信息,当不存在间隔信息时,通过创建电压等级、间隔与虚拟一次导电设备,将虚拟一次导电设备与二次设备进行绑定,获得二次设备所属间隔;确定改扩建所影响到的间隔设备,对无关间隔与影响间隔进行间隔解耦,得到无关间隔模型和影响间隔模型;对影响间隔模型添加扩建间隔模型,完成配置之后与无关间隔模型进行合并,组合成一个新SCD文件;通过比对原始和新的SCD文件,进行影响分析,确定波及范围。本发明实现了通过修改特定的模型配置文件减少传统直接修改SCD对已投运间隔模型造成误改或错改风险,满足变电站改扩建SCD文件变更的安全管控需求,降低SCD文件应用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1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10506.2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解耦的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变更影响分析方法,包括:根据原始SCD文件获得间隔信息,当不存在间隔信息时,通过创建电压等级、间隔与虚拟一次导电设备,将虚拟一次导电设备与二次设备进行绑定,获得二次设备所属间隔;确定改扩建所影响到的间隔设备,对无关间隔与影响间隔进行间隔解耦,得到无关间隔模型和影响间隔模型;对影响间隔模型添加扩建间隔模型,完成配置之后与无关间隔模型进行合并,组合成一个新SCD文件;通过比对原始和新的SCD文件,进行影响分析,确定波及范围。本发明实现了通过修改特定的模型配置文件减少传统直接修改SCD对已投运间隔模型造成误改或错改风险,满足变电站改扩建SCD文件变更的安全管控需求,降低SCD文件应用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468638.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029 , F24F1/028 , F24F7/007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预制舱及控制方法,空调包括空调壳体、温度调节组件、进风风机和出风风机,空调壳体内设置有将其分隔为外循环室和内循环室的隔板,外循环室位于内循环室的下方;进风风机包括外循环进风风机和内循环进风风机,出风风机包括外循环出风风机和内循环出风风机;外循环进风风机和外循环出风风机均设置于外循环室的侧壁上;内循环进风风机和内循环出风风机均设置于内循环室的侧壁上;温度调节组件设置于外循环室内部,温度调节组件的蒸发器伸入内循环室内部;空调还包括设置于内循环室内部的新风组件。本发明将新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新风系统不仅用于空气换新,还可以与空调实现温湿度联动控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2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117564.2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设计规范的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构建方法。将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进行逻辑处理,生成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执行逻辑;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选取所需一次设备的类型、型号、数量及编号,运行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执行逻辑,生成对应的二次设备配置结果;将不同调度机构提供的可配置的命名规范进行逻辑处理,生成命名规范执行逻辑;运行命名规范执行逻辑,对配置好的二次设备进行命名与描述,生成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选取所需的一次设备信息,计算机可自动生成二次设备配置结果。大大的减轻了工程师的工作量,避免了繁琐的二次设备录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小了配置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25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108736.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变电站的虚回路自动连接方法,将技术手册上的典型技术方案录入至计算机,生成包含有电压等级、间隔、间隔设备及信息流的树状回路匹配模型;根据信息流以及厂家对间隔设备内部虚端子进行描述的配置文件,在树状回路匹配模型的底层生成正则表达式;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工程创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利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对树状回路匹配模型逐层遍历,将所有正则表达式与所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的虚端子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虚端子进行连接。将计算机数据化的树状回路匹配模型应用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上,能够根据正则表达式的匹配结果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中相应虚端子的自动连接,极大提高了虚回路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253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108736.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变电站的虚回路自动连接方法,将技术手册上的典型技术方案录入至计算机,生成包含有电压等级、间隔、间隔设备及信息流的树状回路匹配模型;根据信息流以及厂家对间隔设备内部虚端子进行描述的配置文件,在树状回路匹配模型的底层生成正则表达式;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工程创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利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对树状回路匹配模型逐层遍历,将所有正则表达式与所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的虚端子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虚端子进行连接。将计算机数据化的树状回路匹配模型应用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上,能够根据正则表达式的匹配结果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中相应虚端子的自动连接,极大提高了虚回路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45182.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设备预制舱内全空间的环境监控调节系统,包括二次舱,其包括位于天花板与地板之间的设备区域、位于所述天花板上方的舱体走线区域和位于所述地板下方的线缆夹层区域;所述舱体走线区域和所述线缆夹层区域均设置有可促进区域内空气流通的吹风装置,所述设备区域、所述舱体走线区域和所述线缆夹层区域均设置有用于监测区域环境的监测装置。本发明所设计的二次设备预制舱内全空间的环境监控调节系统弥补了现有二次舱环境控制方案的不足,可对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的温湿度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可通过吹风装置调节环境的空气循环,可对整个二次舱内空间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保证了二次舱内各处的环境状态可知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8638.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029 , F24F1/028 , F24F7/007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预制舱及控制方法,空调包括空调壳体、温度调节组件、进风风机和出风风机,空调壳体内设置有将其分隔为外循环室和内循环室的隔板,外循环室位于内循环室的下方;进风风机包括外循环进风风机和内循环进风风机,出风风机包括外循环出风风机和内循环出风风机;外循环进风风机和外循环出风风机均设置于外循环室的侧壁上;内循环进风风机和内循环出风风机均设置于内循环室的侧壁上;温度调节组件设置于外循环室内部,温度调节组件的蒸发器伸入内循环室内部;空调还包括设置于内循环室内部的新风组件。本发明将新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新风系统不仅用于空气换新,还可以与空调实现温湿度联动控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2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17564.2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10/54 , Y04S40/22 , G06F17/50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设计规范的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构建方法。将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进行逻辑处理,生成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执行逻辑;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选取所需一次设备的类型、型号、数量及编号,运行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执行逻辑,生成对应的二次设备配置结果;将不同调度机构提供的可配置的命名规范进行逻辑处理,生成命名规范执行逻辑;运行命名规范执行逻辑,对配置好的二次设备进行命名与描述,生成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选取所需的一次设备信息,计算机可自动生成二次设备配置结果。大大的减轻了工程师的工作量,避免了繁琐的二次设备录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小了配置出错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