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292663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0250464.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神农架林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提高天敌昆虫运输过程中存活率装置,包括指形管、减振板和减震定位装置;减振板为交错分布的纸条,各指条将指形管等分为至少四个相对独立的间隔;各间隔内放置天敌昆虫。减震定位装置包括减震垫和胶垫,减震垫为海绵块,海绵块的一侧和/或两侧开有等间隔分布的半圆凹槽,半圆凹槽内贴有胶垫,当减震垫两两扣合时,各减震垫之间的半圆凹槽即可容置并定位所述指形管,运输前每个间隔内放置若干天敌昆虫,需要时倒出某一间隔内的天敌昆虫或按需要依次倒出各间隔内的天敌昆虫。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减少天敌昆虫在狭小拥挤的环境中震动和碰撞,可防止指形管碰撞破裂,提高了天敌昆虫长途运输中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43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22836.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B41F13/10 , B41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为油茶林地设计非耕作区。非耕作区在油茶栽培区的林中或林缘,包括野生授粉昆虫保育区、有益昆虫保育区和油茶废弃物处理区、果实收集区等。通过科学的管理非耕作区,能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产量、含油率量,提高油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与传统栽培管理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在提高商业效益的同时提高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07007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10438592.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倍子春迁蚜的机械封装及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分装装置分装五倍子春迁蚜:将虫袋开口放在置袋器中,同时放适量春迁蚜于分虫器中,转动转盘,将虫袋转到分虫器正下方,用羽毛将200头春迁蚜分装到虫袋中,再转动转盘,分装下一袋;2)采用封口机封口虫袋: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取出置袋器,用封口机封口;3)采用保存装置保存春迁蚜: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放在储存盘中,将装满虫袋的储存盘放置在保温架上,由下到上逐层放置,最多不超过5层;4)挂袋:当虫袋中出现干母时,将虫袋挂到五倍子蚜虫的夏寄主树上。本发明还提供该方法所采用的分装装置和保存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4438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922836.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B41F13/10 , B41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为油茶林地设计非耕作区。非耕作区在油茶栽培区的林中或林缘,包括野生授粉昆虫保育区、有益昆虫保育区和油茶废弃物处理区、果实收集区等。通过科学的管理非耕作区,能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产量、含油率量,提高油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与传统栽培管理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作物产(56)对比文件夏剑萍 等“.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现状与今后研究重点探讨”《.湖北林业科技》.2010,第61-63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66845.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僵菌及其在防治美国白蛾幼虫中的应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3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313;本发明的菌株首次分离于湖北省当阳市野外采集的麻皮蝽僵虫体,其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可应用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688072.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小舟蛾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为球孢白僵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23日,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314;该菌株首次分离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砖桥口村杨树林中被浸染的杨小舟蛾幼虫虫体,其对杨小舟蛾致死率高,可应用在杨小舟蛾的防治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93051.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A01B79/02
Abstract: 一种油茶轮实促产生态宜机化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宜机化宽行整地、芽苗砧嫁接育苗、单垄密植、林间管理、标准化修剪、油茶林轮实管理和非耕作区生态友好型管理。该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提高商业效益以及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479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37616.7
申请日:2018-12-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倍蚜种虫自然迁飞散放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属于经济林培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种虫的培育与监测、蚜藓的移动、种虫的迁飞和藓块的回收四大步骤。本发明根据五倍子种虫自然迁飞上树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无土植藓的种虫培育方法,通过有蚜藓块的移动,实现倍蚜的自然迁飞上树和结倍,有效地减少了生产环节和劳动强度,增加五倍子产量。本发明具有科学合理、方法简便、劳动强度低、增产效果显著和效益高等特点,可以科学、高效地提高五倍子种虫散放效率,促进五倍子增产,适合在生产上规模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1193051.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油茶轮实促产生态宜机化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宜机化宽行整地、芽苗砧嫁接育苗、单垄密植、林间管理、标准化修剪、油茶林轮实管理和非耕作区生态友好型管理。该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提高商业效益以及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73030.2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花期不开箱门饲喂蜂群的装置,包括饲喂器和注蜜器;饲喂器包括容器和第一管道,容器设于蜂箱内,第一管道的末端伸出蜂箱外,注蜜器包括罐体、搅拌器、第二管道、注射筒、注液管、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握把,罐体内设有搅拌器,罐体通过第二管道与注射筒连通,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握把滑动连接,注射筒的活塞杆与齿轮转动连接,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第一齿条与扳机连接,第一弹簧推动第一齿条复位,第二弹簧推动第二齿条复位,第一齿条设有限位杆,第二齿条设有限制限位杆移动的限位凸块,注液管与注射筒连通,注液管和第二管道均设有单向阀。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混合解毒剂,并且可以快速准确的定量饲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