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汽车大灯及照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391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1710691021.6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汽车大灯及照明系统,照明装置包括:激发光源、第一聚光元件、光束偏转装置、分光片、以及波长转换装置;激发光源用于将激发光传输至第一聚光元件,第一聚光元件对接收到的激发光束进行会聚,并将会聚后的所述激发光传输至光束偏转装置,光束偏转装置将激发光偏转一定角度并传输至分光片,激发光传输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用于吸收部分所述激发光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和未被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的激发光形成照明光出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简化车灯设计,降低车灯成本以及可以有效的扩大可视范围,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

    一种车灯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06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724581.6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车灯,包括:发光阵列,包括可独立开关的第一发光子阵列和第二发光子阵列;投影镜头,设置在发光阵列的出射光路上,发光阵列与投影镜头的距离大于投影镜头的焦距,第二发光子阵列至少包括一个设置在投影镜头光轴上的发光元件;遮光装置,包括遮光面,遮光面相对于发光阵列所在平面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发光子阵列与第二发光子阵列之间,且遮光面朝向第二发光子阵列倾斜;遮光面包括远离发光阵列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位于投影镜头的前焦面和光轴上,且第一区域包括近光截止线轮廓。该车灯实现了无明暗纹、近光截止线清晰、中心亮度高的远近光一体车灯照明。

    一种发光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25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10566810.6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光源;导光元件,位于光源的出光侧,用于传导光源发出的光线,导光元件包括出光面和外侧面,外侧面包括靠近出光面的第一区域;反射元件,设于导光元件的出光面上,用于将经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至少部分反射至导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发光元件,位于导光元件的第一区域上,用于受反射元件反射的光线激发而发出光线;其中,反射元件反射的光线强度与光线从反射元件至第一区域的距离正相关。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升发光装置发出光线的亮度。

    一种车灯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17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96989.7

    申请日:2017-06-17

    Inventor: 李屹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车灯系统,包括光源、空间光调制器和投射装置,光源发出的光经空间光调制器调制后,形成具有一定光分布的图案光,而后经投射装置投射后成为车灯系统的出射光;其中,光源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发光模块,空间光调制器包括与发光模块一一对应的多个调制区域,发光模块发出的光入射到与其对应的调制区域,每个调制区域包括多个光调制单元;车灯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输入信号产生用于控制光源的各个发光模块的光输出强度的光源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空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信号,并使得任意一个调制区域中,至少有一个光调制单元的光通过率达到上限值。该车灯系统降低了能量消耗,减少了热量产生。

    一种光束灯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71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510925929.X

    申请日:2015-12-11

    Inventor: 梁荣 郭祖强 李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束灯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通过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光源的出光光路上,且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旋转,以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反射;以及,多个反射器件,每一所述反射器件的反射面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一出光光路上。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旋转的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再经过反射器件的反射面二次反射的方式,并通过优化驱动第一反射镜的旋转方向和周期等参数,以使得光束灯装置在只需要一个光源的基础上,具有单方向出光或多方向出光的功能,保证光束灯装置的成本低且体积小。

    光源装置及车灯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10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9745.7

    申请日:2018-06-27

    Inventor: 陈彬 李屹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光源装置,包括,激发光源,用于出射激发光;导光管,包括内管壁面、外管壁面、入射端面和底端面,入射端面与底端面相对设置,入射端面连接内管壁面和外管壁面;发光体,设置于导光管的管壁上,能够吸收激发光并出射受激光,其靠近导光管的面为光入射面;散热体,设置于导光管远离发光体一侧,与导光管热耦合;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从导光管的入射端面入射,经导光管内传导后,从发光体的光入射面入射于发光体;导光管与散热体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本发明通过将原本光导的导光和导热功能分离,由独立的导光管的管壁负责导光,由独立的散热体负责导热,避免了选择同时具备高导热、高导光性能的光导的高成本问题,而且能够以更短的传输距离实现匀光。

    车灯调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72026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711037290.7

    申请日:2017-10-30

    Inventor: 闵岚 刘其阳 李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灯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车灯单元,用于根据控制要求投射光束;探测单元,用于探测并获取其周围的环境信息;信息处理器单元,用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并按预设控制规则生成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车灯单元投射光束,包括控制所述车灯单元投射光束的方位和光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灯调节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汽车。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灯调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汽车的车灯投身光束的智能程度高,安全可靠性好。

    一种车灯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3741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710460342.5

    申请日:2017-06-17

    Inventor: 李屹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车灯系统,包括光源、空间光调制器和投射装置,光源发出的光经空间光调制器调制后,形成具有一定光分布的图案光,而后经投射装置投射后成为车灯系统的出射光;其中,光源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发光模块,空间光调制器包括与发光模块一一对应的多个调制区域,发光模块发出的光入射到与其对应的调制区域,每个调制区域包括多个光调制单元;车灯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输入信号产生用于控制光源的各个发光模块的光输出强度的光源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空间光调制器的光调制信号,并使得任意一个调制区域中,至少有一个光调制单元的光通过率达到上限值。该车灯系统降低了能量消耗,减少了热量产生。

    车灯照明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875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510881671.8

    申请日:2015-12-03

    Inventor: 胡飞 郭祖强 李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灯照明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包括激光器、光阑装置和荧光装置;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发光;所述光阑装置包括光阑和驱动组件,所述光阑包括不透光区域和多个不同形状的透光区域,所述驱动组件根据驾驶者的照明需求将所述光阑的相应透光区域切换到所述激发光的出射光路上,以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将所述激发光的光束截面整形成相应的形状;所述荧光装置上的荧光粉在所述整形后的激发光的照射下产生相应形状的荧光,并通过所述荧光来形状相应形状的照明用的白光。该车灯照明系统较易实施,且成本较低。

    一种照明光源及车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716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0724484.7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照明光源,该照明光源包括:一个第一光源、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和至少一个第三光源;第一荧光层,第一光源出射的激发光和第二光源出射的激发光分别从背面和正面激发第一荧光层;及光引导元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被分别位于所述光引导元件的不同侧,且第一荧光层出射的第一荧光和第三光源出射的补充光均从光引导元件的出光侧出射;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激发第一荧光层,使得第一荧光层出射光强度较高;第一荧光和补充光经光引导元件引导后均从光引导元件的出光侧出射形成照明光,使得照明光的亮度较高,此外,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设置在光引导元件的不同侧,光源散热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