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2476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10163334.7

    申请日:201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包括:一内部带有空腔的封闭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空腔内设置的隔板将空腔分隔成一混凝腔及斜板沉淀腔;混凝腔内设置有将混凝腔分为混凝区和絮凝区的第一分隔板,且混凝区和絮凝区通过第一分隔板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混凝区内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下方的混凝区与进水管相连通;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絮凝区和斜板沉淀腔的开口,斜板沉淀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槽,且集水槽与排水管相连通,斜板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污泥斗,且污泥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本发明提供的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且结构紧凑、容积处理能力大、占地小,节约了矿井水净化再利用的成本。

    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2476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3334.7

    申请日:201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包括:一内部带有空腔的封闭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空腔内设置的隔板将空腔分隔成一混凝腔及斜板沉淀腔;混凝腔内设置有将混凝腔分为混凝区和絮凝区的第一分隔板,且混凝区和絮凝区通过第一分隔板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混凝区内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下方的混凝区与进水管相连通;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絮凝区和斜板沉淀腔的开口,斜板沉淀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槽,且集水槽与排水管相连通,斜板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污泥斗,且污泥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本发明提供的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且结构紧凑、容积处理能力大、占地小,节约了矿井水净化再利用的成本。

    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22857U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20205016.8

    申请日:2011-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封闭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空腔内设置的隔板将空腔分隔成混凝腔及斜板沉淀腔;混凝腔内设置有将混凝腔分为混凝区和絮凝区的第一分隔板,且混凝区和絮凝区通过第一分隔板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混凝区内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下方的混凝区与进水管相连通;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絮凝区和斜板沉淀腔的开口,斜板沉淀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槽,且集水槽与排水管相连通,斜板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污泥斗,且污泥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且结构紧凑、容积处理能力大、节约了矿井水净化再利用的成本。

    矿井水处理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0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01347.X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水处理系统,该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澄清池、滤池、混凝剂投加装置和软化剂投加装置,调节池与澄清池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澄清池与滤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剂净化矿井水的混凝剂投加装置,以及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投放软化剂软化矿井水的软化剂投加装置。同时对矿井水进行了净化处理和软化处理,从而简化了矿井水的处理流程,并降低了处理矿井水的成本。

    矿井水处理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30493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01347.X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水处理系统,该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澄清池、滤池、混凝剂投加装置和软化剂投加装置,调节池与澄清池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澄清池与滤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剂净化矿井水的混凝剂投加装置,以及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投放软化剂软化矿井水的软化剂投加装置。同时对矿井水进行了净化处理和软化处理,从而简化了矿井水的处理流程,并降低了处理矿井水的成本。

    阻垢剂投加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85335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150346.4

    申请日:2009-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垢剂投加装置,包括原水管道、加药管道,还包括:设置于原水管道一端的进口法兰,及设置于原水管道另一端的出口法兰;设置于原水管道内,并采集原水流量信息及原水压力信息的原水压力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加药管道内,并采集阻垢剂流量信息及阻垢剂压力信息的阻垢剂压力流量传感器;用于将阻垢剂经加药管道泵至原水管道的阻垢剂泵;用于根据原水流量信息及原水压力信息,判断反渗透系统是否运行,若是,则控制阻垢剂泵输出第一转速;并在阻垢剂泵输出第一转速的基础上,根据阻垢剂流量信息及阻垢剂压力信息调节阻垢剂泵输出第二转速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根据原水的流量和压力自动投加阻垢剂的目的。

    矿井水处理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46983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353206.8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水处理系统,该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澄清池、滤池、混凝剂投加装置和软化剂投加装置,调节池与澄清池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澄清池与滤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投放混凝剂净化矿井水的混凝剂投加装置,以及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投放软化剂软化矿井水的软化剂投加装置。同时对矿井水进行了净化处理和软化处理,从而简化了矿井水的处理流程,并降低了处理矿井水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