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78800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333180.X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3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库群供水调节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分区的用水户的年需水量,并获取可对所述第一分区进行供水的每个水库的总库容量;根据所述第一分区的用水户的年需水量、可对所述第一分区进行供水的每个水库的总库容量,计算对所述第一分区的用水户供水时,每个水库的第一取水量,并根据所述每个水库的第一取水量,分别从对应的水库中取水向所述第一分区的用水户供水。通过对每个可以供水的水库的库容量的综合考虑,从每个水库中取水为第一分区供水,实现对每个水库宏观调控,避免造成最近的水库枯竭,其他水库丰盈却不能供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56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28012.7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溉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灌溉方法,包括:确定灌溉制度,其中,所述灌溉制度用于指示灌溉时间窗口和灌溉水量,所述灌溉时间窗口为每次允许进行灌溉的时间;根据待灌溉地面的土壤含水参数和/或所述灌溉制度进行灌溉操作,其中,所述土壤含水参数为土壤墒情或者积水深度,用于表示土壤的水分含量。本发明可以根据预先指定的灌溉制度以及土壤含水情况判定农作物是否需要灌溉以及具体的灌溉时间,再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操作,从而提高了灌溉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50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55793.9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的定量方法。本发明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的定量方法,包括:获取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第一积水面积、第一积水水位;获取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第二积水面积、第二积水水位;根据第一积水面积与第二积水面积获得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平均积水面积,根据第一积水水位与第二积水水位获得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平均积水水位;根据平均积水面积、平均积水水位、地下水水位通过水量平衡关系定量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长时间大量开展各种观测实验才能推理出采煤沉陷区的水资源构成和水循环过程,节省了工作成本,降低了研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50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55793.9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的定量方法。本发明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的定量方法,包括:获取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第一积水面积、第一积水水位;获取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第二积水面积、第二积水水位;根据第一积水面积与第二积水面积获得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平均积水面积,根据第一积水水位与第二积水水位获得采煤沉陷区中积水区的平均积水水位;根据平均积水面积、平均积水水位、地下水水位通过水量平衡关系定量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效应。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长时间大量开展各种观测实验才能推理出采煤沉陷区的水资源构成和水循环过程,节省了工作成本,降低了研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80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33180.X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3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库群供水调节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分区的用水户的年需水量,并获取可对所述第一分区进行供水的每个水库的总库容量;根据所述第一分区的用水户的年需水量、可对所述第一分区进行供水的每个水库的总库容量,计算对所述第一分区的用水户供水时,每个水库的第一取水量,并根据所述每个水库的第一取水量,分别从对应的水库中取水向所述第一分区的用水户供水。通过对每个可以供水的水库的库容量的综合考虑,从每个水库中取水为第一分区供水,实现对每个水库宏观调控,避免造成最近的水库枯竭,其他水库丰盈却不能供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24830.2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8/2415 , G06F18/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陆湖泊的扩张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水文分析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湖泊在历史时间段内的目标水位数据序列;确定与目标水位数据序列对应的湖面面积序列和储水量序列;基于湖面面积序列确定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蒸发量序列,并确定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储水变化量序列;根据蒸发量序列和储水变化量序列确定目标湖泊在未来指定时段内的总来水量值和对应的概率;基于总来水量值和对应的概率评估目标湖泊在未来时间段内的扩张风险。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湖泊的历史水位数据确定目标湖泊在未来时间段的来水量和概率,从而对目标湖泊的扩张风险进行评估,能够根据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湖泊扩张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84879.2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433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分类阈值的河流生态基流目标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河流分区分类生态基流占比阈值确定;步骤2、断面生态基流目标初始值计算;步骤3、生态基流目标初始值的分区分类阈值修正;步骤4、生态基流目标的现状可达性分析与推荐值确定。本发明所述方法建立了科学的生态基流占比阈值标准体系;充分考虑了河流自然本底条件和现状情况,推荐目标合理可行;考虑了不同区域水文特征,大部分断面制定全年统一目标,必要情况下分段设置基流目标,便于调度保障和管理考核实践;充分利用有资料地区现有水文资料,并给出无资料地区分区分类基流目标推荐结果;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为水资源开发管控和优化调配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212518.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00 , G06F30/28 , G06Q50/06 , E02B1/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水力停留时间调节库区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水库单元稳态系统箱式模型,通过计算水库单元的入库、出库和其它来水的磷元素通量,得到水库单元对磷元素的净通量;然后计算水库单元对磷元素的滞留率;同时,计算水库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最后建立不同水期的水力停留时间与磷元素滞留率的相关性曲线,以此确定水库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调控参考值。本发明能够通过管理水库的运行方式来调节库区及下游河道的磷含量,有助于水库及下游河道的水生态健康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0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710453125.3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非饱和土壤水分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和方法,所述土壤水分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包括马氏瓶、升降机、土柱、重力传感器、水分传感器、计数器、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和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实验的自动开始和停止,以及实验数据的自动记录、传输、时时查看,极大减少了实验工作量。所述土壤水分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功能齐全,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实现不同溶液浓度、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实验,具有自动化、高效率、实时性、经济性、可靠性等优点,对于层状土、均质土均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38472.2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企业社会水循环通路形成构建方法,选择典型工业企业,收集整理社会水循环“取水‑用水‑耗水‑排水”各个环节通量的基础数据,分析其演化规律;结合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与政策要求,分析影响社会水循环通量演化的主要因素;以“市场经济驱动、用水需求牵引、水源与环境约束、供水全成本阻尼、政策制度调控”为基本架构,提出社会水循环通量演化的动力机制,建立社会水循环通路描述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揭示特殊工业企业社会水循环机理并实现特殊工业企业的社会水循环模拟,可更加合理准确的描述特殊企业水循环机理,进而为特定企业工业社会水循环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推进工业社会水循环的微观应用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