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终端检测诊断控制系统用异型电缆护套挤出机头

    公开(公告)号:CN11177542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612148.6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领域,具体涉及远程终端检测诊断控制系统用异型电缆护套挤出机头,其包括:机头、机芯、引流通道、上进料口、下进料口、内模具、外模具、定位板;机芯同轴安装在机头内,该机芯内具有沿轴心线贯通的缆芯通道,该机芯末端沿缆芯通道外周侧开设有卡槽,机头末端具有安装模具的槽口,引流通道具有上下左右四条,上引流通道、左引流通道及右引流通道与沿机头上端伸入的上进料口连通,下引流通道与沿机头下端伸入的下进料口连通,四组引流通道的一端并均朝向机芯末端延伸,内模具通过凸起插入机芯末端具有的卡槽同轴安装在机芯末端;本发明解决了挤出机模具偏心调节困难的问题,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绝缘层薄厚不均的现象,使模具的免调偏安装变得简单、方便、快捷,可有效提升操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电缆的涂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50665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22275.3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涂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电缆的涂覆设备,其包括箱体、八角盒体、电机、第一固定轴,箱体内设置有八角盒体,所述八角盒体表面设有八个孔,对称面的孔径大小相同,八角盒体沿水平轴线的孔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八角盒体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另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直齿齿轮,八角盒体的后侧设有与直齿齿轮啮合的齿圈,八角盒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一筒、第二筒,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二筒内壁;本发明采用带有多个不同直径孔洞的转盒,使得电缆可从多组不同直径的孔洞穿过,可适应不同直径电缆。

    一种风帆电缆敷设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046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11761.1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帆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装置筒,所述装置筒内腔设有缆辊,所述缆辊底端设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外侧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设有伸缩管,所述缆辊包括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部套设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外壁上开设有绕线槽。本发明通过利用缆辊在装置筒内部旋转时,缆辊底端的转盘轴承随着缆辊的旋转而旋转,电缆从绕线辊上脱落时,液压升降杆工作,推动缆辊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缆辊可随着电缆的从绕线辊上的脱落而进行移动,使得电缆从绕线辊上脱落时始终保持在直线的状态,不易缠绕,提高了电缆敷设的效率。

    一种风帆电缆敷设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0461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011761.1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帆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装置筒,所述装置筒内腔设有缆辊,所述缆辊底端设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外侧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设有伸缩管,所述缆辊包括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部套设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外壁上开设有绕线槽。本发明通过利用缆辊在装置筒内部旋转时,缆辊底端的转盘轴承随着缆辊的旋转而旋转,电缆从绕线辊上脱落时,液压升降杆工作,推动缆辊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缆辊可随着电缆的从绕线辊上的脱落而进行移动,使得电缆从绕线辊上脱落时始终保持在直线的状态,不易缠绕,提高了电缆敷设的效率。

    一种电缆绞线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36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1010725.3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绞线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托台,所述第一固定托台顶部垂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线机构以及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线机构,所述第一导线机构和第二导线机构均包括有限位板组,所述限位板组与固定板之间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板组由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本发明通过将待绞合的边线缆依次穿过限位槽和导线板上的导线孔,并将中心线缆自绞线管的中心位置穿过,而边线缆则沿着相邻螺旋导向条之间形成的导线槽穿过,然后利用转动过程中的带有固线夹的转盘与绞线管的配合使用,可确保电缆绞合过程中的节距为定值,从而大大提高电缆的绞合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