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Co2O4多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9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22454.X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Co2O4多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六水硝酸钴和六水硝酸镍为反应原料,以水、乙醇和极少量乙醇胺为溶剂体系,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溶剂热法和前驱物热分解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Co2O4多孔纳米片。本发明简单地通过调控溶剂组分和表面活性剂,辅以简便的热处理即可获得分散性高且具有多孔结构的NiCo2O4纳米片,产物形态良好,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可逆容量高达695mAh/g,远高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372mAh/g),且反应体系成本低,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制备工艺简单,产量和纯度高,可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米粒状多孔微纳结构ZnMn2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8467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305331.4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粒状多孔微纳结构ZnMn2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纳米颗粒组装成的单分散多孔米粒状微米粒子,纳米颗粒尺寸为50~80nm,微米粒子长度为1.1~1.3μm,宽度为0.6~0.8μm;多孔微米粒子通过自然生长的纳米颗粒不间断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微纳结构,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纳米颗粒不间断连接形成的独特适宜尺寸的多孔微纳结构,使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极制备和充放电过程中具有高度结构稳定性,表现出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反应溶剂成本低并可回收利用,产品形貌尺寸可控,可重复性好,适宜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2O4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178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322453.5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2O4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水和乙醇胺为溶剂体系,以六水硝酸锌和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反应制备ZnFe2O4纳米立方体。本发明巧妙地使用水和乙醇胺作为反应溶剂即可制备出粒径分布窄、形貌均一的纳米立方体,该材料结构稳固,粒径为200‑350nm;电化学测试表明,该ZnFe2O4纳米立方体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在1A/g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500次后可逆容量高达717mAh/g,远高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制备方法反应体系简单,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无需后续热处理,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产品;反应溶剂成本低,绿色环保;产品形貌可控,可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2O4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17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22453.5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2O4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水和乙醇胺为溶剂体系,以六水硝酸锌和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反应制备ZnFe2O4纳米立方体。本发明巧妙地使用水和乙醇胺作为反应溶剂即可制备出粒径分布窄、形貌均一的纳米立方体,该材料结构稳固,粒径为200-350nm;电化学测试表明,该ZnFe2O4纳米立方体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在1A/g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500次后可逆容量高达717mAh/g,远高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制备方法反应体系简单,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无需后续热处理,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产品;反应溶剂成本低,绿色环保;产品形貌可控,可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8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253678.9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沉淀剂、锰源、钴源、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通过混合溶剂热法和前驱物退火制备具有纳米片组装成的单分散多孔橄榄球状Yolk-shell结构MnCo2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巧妙地通过调控丙三醇和水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热处理条件,构筑具有纳米片组装成的单分散多孔橄榄球状Yolk-shell结构,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高,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反应试剂方便易得,绿色环保;产量和纯度高,所得材料比表面积大,尺寸均匀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864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253678.9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沉淀剂、锰源、钴源、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通过混合溶剂热法和前驱物退火制备具有纳米片组装成的单分散多孔橄榄球状Yolk‑shell结构MnCo2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巧妙地通过调控丙三醇和水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热处理条件,构筑具有纳米片组装成的单分散多孔橄榄球状Yolk‑shell结构,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高,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反应试剂方便易得,绿色环保;产量和纯度高,所得材料比表面积大,尺寸均匀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米粒状多孔微纳结构ZnMn2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84670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305331.4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粒状多孔微纳结构ZnMn2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纳米颗粒组装成的单分散多孔米粒状微米粒子,纳米颗粒尺寸为50~80nm,微米粒子长度为1.1~1.3μm,宽度为0.6~0.8μm;多孔微米粒子通过自然生长的纳米颗粒不间断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微纳结构,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纳米颗粒不间断连接形成的独特适宜尺寸的多孔微纳结构,使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极制备和充放电过程中具有高度结构稳定性,表现出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反应溶剂成本低并可回收利用,产品形貌尺寸可控,可重复性好,适宜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Co2O4多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9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1322454.X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Co2O4多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六水硝酸钴和六水硝酸镍为反应原料,以水、乙醇和极少量乙醇胺为溶剂体系,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溶剂热法和前驱物热分解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Co2O4多孔纳米片。本发明简单地通过调控溶剂组分和表面活性剂,辅以简便的热处理即可获得分散性高且具有多孔结构的NiCo2O4纳米片,产物形态良好,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可逆容量高达695mAh/g,远高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372mAh/g),且反应体系成本低,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制备工艺简单,产量和纯度高,可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层状多孔立方体微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876725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670029.9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多孔立方体微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沉淀剂、铜源、钴源、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通过混合溶剂热法和前驱物退火,制备具有单分散层状多孔立方体微纳结构CuCo2O4,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巧妙地通过调控丙三醇和水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热处理条件,构筑具有纳米颗粒组装成的单分散层状多孔立方体微纳结构,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高,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反应试剂方便易得,绿色环保;产量和纯度高,所得材料比表面积大,尺寸均匀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