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有机废水降解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2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28137.1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有机废水降解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废水池、多组光催化模块、供气系统和给药系统;废水池用于收集有机废水,所述废水池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桩;多组光催化模块,分别通过多组固定桩固定铺设在废水池内部的有机废水表面,所述光催化模块包括光催化网,所述光催化网的两侧捆绑连接有若干组漂浮球。本发明的光催化有机废水降解装置通过在若干组漂浮球上安装光纤补光模块,能够在透光度较差或室外光线条件不好时,及时有效的补充光线,以此来保障光催化效果和光催化效率,使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能够持续稳定进行,从而使光催化降解可以规范、可靠的应用。

    一种带有蓝藻收集口结构的浮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108611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1033585.2

    申请日:2017-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Abstract: 一种带有蓝藻收集口结构的浮床设备,包括推进轴、螺旋推进叶片、电机、蓝藻收集网、螺纹管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所述浮体的前侧两端均连接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与蓝藻收集通道的内腔中间镶嵌有推进轴,且推进轴的外侧焊接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电机设在浮体的顶部;所述下通管与蓝藻收集通道相连通;所述蓝藻收集网通过顶端的螺纹管连接在下通管的底部;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安装在浮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螺旋推进叶片的设置,可将蓝藻推入到蓝藻收集通道中,并通过下通管进入到蓝藻收集网,在收集网存满后拆卸更换,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的设置,可使浮床设备长时间的工作在蓝藻泛滥的地区。

    一种鱼类、鸟类栖息和阻隔污染的水生植物生态带

    公开(公告)号:CN203181637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197900.0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鸟类栖息和阻隔污染的水生植物生态带,其特征在于,在水体中设置一条平行于湖泊沿岸的水生植物生长带,所述水生植物生长带向着湖心方向依次设有挺水植物生长带、浮叶植物生长带和沉水植物生长带。本实用新型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沉水植物带梯次搭配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水生植物带,植物群落内部通过漂浮湿地、造岛等设计,建设鸟岛,形成鱼类、鸟类栖息繁育、各类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的独立单元;既可以作为湖泊岸带阻隔污染,也可以作为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能作为湖泊岸带和开敞水域的独立景点单元。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集成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159018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807305.2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集成化设备,包括过滤装置、厌氧消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所述过滤装置与厌氧消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相连接,过滤盘的两侧对应安装有两处振动电机;所述厌氧消化池的内部填充有厌氧填料,厌氧消化池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接触氧化池的内部填充有好氧填料,所述曝气管口设于接触氧化池的内腔底部,所述鼓风机通过气管与曝气管口相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安装有集污漏斗,所述排污泵的排污管入口设于集污漏斗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不同设备的集成式应用,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过滤、厌氧消化、接触氧化、沉淀等多级处理,逐步消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最终达到净化的目的。

    一种用于浅水湖泊沉积物采集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47829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1234428.8

    申请日:2017-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浅水湖泊沉积物采集的装置,包括滤水帽,防撞块和手持电机,所述手持电机夹持于旋转杆顶部;所述固定棱设有三处,焊接于固定筒外壁上,且绕固定筒中心环型均匀分布;所述贴合盘为圆盘结构,且焊接于潜水筒外部下侧;所述采集孔设有四处,且绕潜水筒轴心环形开设于潜水筒上;所述采集器通过硅胶帽卡扣于潜水筒外壁上;所述硅胶帽固定于卡管左侧,硅胶帽与卡管开设有同轴同规格的盲孔,且设有一螺纹通孔与该盲孔垂直;所述采集筒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卡管底侧;所述防撞块固定于采集筒左侧,且防撞块左端为橡胶材质,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设置,能够减小旋转杆的轴向跳动,保证其同轴度旋转,达到较好的采集效果。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031020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871385.8

    申请日:2017-07-18

    Abstract: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存储壳体、二氧化氯和过滤网;所述存储壳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存储壳体的内部填充有占其容量三分之二的二氧化氯;所述存储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为方形结构的过滤网;所述存储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各连接有一个浮体;所述方形框架体内嵌入有方型结构的纳米活性炭纤维,且方形框架体与存储壳体之间扣接状态下方形框架体内所嵌入的纳米活性炭纤维的顶端与存储壳体底端中心位置的过滤网相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存储壳体底部设有方形框架体,且方形框架体内嵌入有方型结构的纳米活性炭纤维,通过纳米活性炭纤维的设置可有效的持续性的去除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中的多种污染物。

    一种湖泊沉积物间隙水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80810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25681.7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湖泊沉积物间隙水采集装置,包括保护机构,采集机构,护筒,采集手柄,采集杆,采集筒,导向头和排液孔;所述保护机构套设于采集机构的外部;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下压手柄和护筒;所述下压手柄固定焊接于护筒的顶部两侧;所述采集机构包括采集手柄、采集杆、采集筒和导向头;所述采集手柄固定焊接于采集杆的顶部;所述采集筒的侧壁上靠近顶部开设有采集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插入式自动采集的方式进行间隙水的采集,可免挖坑而进行较深区域间隙水的采集,相较于挖坑采集的方式显著降低了劳动量。本实用新型的间隙水采集装置为双层结构,在未到达采集深度时,插入过程中的间隙水不会进入采集筒,可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一种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生态集成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01804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855519.7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一种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生态集成修复装置,包括轴套和塑料扣件;所述方形腔体的四周壁外侧各焊接有一处长方形边板;所述塑料扣件通过轴套安装在短圆钢上,形成一个可向上或向下旋转的扣在由多个插杆排列组成的插件体上的扣件结构;所述方形腔体的顶面上利和螺钉安装有圆柱形药箱,且圆柱形药箱的左侧贯穿安装有出药口,且出药口的出口端安装有扇形漏药头;所述方形腔体的顶面四个角位置还通过焊接座焊接安装有可进行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旋转式挂鼻;框式结构的塑料扣件与插件组合体是通过插件头部的铁件进行整体安装的,因此具有较好的可拆装性,便于维修与更换,结构更加合理,由此可见整个结构多个方向对水体生物打捞方式速度更快。

    一种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776380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691310.1

    申请日:2017-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培装置,包括生化棉、组装扣钉、凹边和复氧透气孔;所述挂篮设于浮板的底部,所述浮板上设有种植孔,且种植孔与挂篮相连通,所述挂篮的外壁上均布有透水孔,挂篮的内部填充有生化棉,所述浮板的四条边上设有凹边,相邻浮板上的凹边组成复氧透气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浮板提供浮力,使水生植物漂浮于水面,本实用新型种植的水生植物,其根系扎入挂篮中的生化棉中,利用生化棉对其进行固定,并且,利用生化棉对其根系进行保护,防止被鱼类啃食,由于生化棉多孔的结构,不会影响水的通过性,能够保持良好的净化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