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音速脱水脱烃工艺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0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14053.X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音速脱水脱烃工艺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超音速分离装置进行工艺单元拆分;根据设计流程搭建HYSYS工艺模拟流程;选取并指定关键设计参数;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将超音速分离装置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热力学方程,并利用HYSYS软件中的Spread Sheet模块进行方程求解;利用HYSYS软件内部物性数据库及case Study模块进行数值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对超音速分离装置进行选型设计及结构优化。本发明的工艺设计方法不受天然气入口条件及热力学模型的限制,适用于不同设计工况的核算,可与整个天然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模拟设计相结合,对不同天然气入口条件下,各单元操作参数进行设计,且该工艺设计方法简便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改进的斜板除油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0234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060303.0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斜板除油器,包括:设置在储水罐中的水油混合室、通过接管与水油混合室相连的水室、设置在水室中的收油槽、安装在收油槽上的操作阀门,其中,收油槽为L形钢板,该收油槽安装在储水罐的内壁上,且收油槽呈一定的斜度;该水室中的接管的高度,高于水油混合室中的接管的高度,且两个接管通过管线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管线与混合室的收油槽进行连通,不仅能够将水室的浮油回收到混合室进行处理,解决了水室除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减少水室的浮油,提高了出水口的水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设备后期的维护成本。

    一种高纯度三甘醇再生系统加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585599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1226834.X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纯度三甘醇再生系统加注装置,该高纯度三甘醇再生系统加注装置包括三甘醇缓冲罐和再沸器,再沸器与三甘醇缓冲罐连接,三甘醇缓冲罐内设有预热管,预热管连接有三甘醇加注泵,以通过三甘醇加注泵加注新鲜的三甘醇,再沸器与汽提塔连接,汽提塔连接有三甘醇换热器,三甘醇换热器连接在三甘醇缓冲罐上,以使新鲜的三甘醇转化为高纯度贫三甘醇后降温,储存在三甘醇缓冲罐内,三甘醇缓冲罐连接有高纯度贫三甘醇排出管,以使高纯度贫三甘醇排出三甘醇缓冲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纯度三甘醇再生系统加注装置避免了由于低温新鲜的三甘醇的加注,再沸器内温度分布不均,造成局部高温,致使三甘醇热分解而变质。

    叉车式清管水包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04509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0943533.8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一种叉车式清管水包,包括:清管水包、安装在清管水包下面的鞍座,其中,鞍座上设有用于平台上的叉车直接插入的鞍座插孔;鞍座为与清管水包相配合的弧形钢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再需要协调平台上的吊机或搭设临时吊装机,便能够完成对清管水包的转运,不仅解决了现有吊机或手动吊装机很难随用随到的问题;而且,使得在海洋平台上转运清管水包十分便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海洋平台空间。

    一种水下卧式容器的组合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45328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1184918.1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卧式容器的组合连接装置,该水下卧式容器的组合连接装置包括鞍座和支撑座,支撑座和鞍座之间设有卧式容器,卧式容器分别与鞍座和支撑座抵接,鞍座和支撑座上均连接有筋板,筋板远离鞍座和支撑座一端连接在卧室容器上,鞍座和支撑座之间连接有浮板,鞍座和支撑座远离卧室容器一侧通过加强圈连接,以使鞍座和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卧室容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卧式容器的组合连接装置通过在卧室容器上设置鞍座,实现卧室容器在水下的稳定设置,在卧室容器上设置支撑座,实现对操作平台的支撑,鞍座与支撑座之间连接有浮板,使操纵平台上重物的重力由支撑座传递至鞍座,减小操作平台上重物的重力传递到卧式容器外壁上。

    一种适用于双O型圈密封形式的局部气密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98806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0835038.5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O型圈密封形式的局部气密试验装置,包括盲板和内伸管,内伸管的一段固定于盲板的其中一面,内伸管的外壁上设有两道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密封圈,两O型密封圈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一个通气孔,该通气孔通过通气管外接充气装置,试验时,将两O型密封圈安装于两环形凹槽内,整个装置安装于设备管口处,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充气装置通过通气管和通气孔向两O型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充气,以检测两O型密封圈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将整体式气密性试验转化为局部的气密性试验,避免了将设备从水下压力容器舱中移出,缩短了试验周期,节约了试验成本。

    高效复合式除油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61908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071087.7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一种高效复合式除油装置,包括:分离罐、安装在分离罐上的盖板、聚结填料组件、中心筒、旋流单元组件,其中,分离罐上设有进水接管、溢流接管、出油管;分离罐上还分别设有数个清洗水管组件;分离罐及中心筒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和排污管;中心筒的内沿中心设有旋流单元组件,旋流单元组件的旋流单体上设有支架、聚结波纹板组件及螺旋聚结管;且聚结波纹板组件与支架底板的下部连接,旋流单体的底部与螺旋聚结管连接;溢流接管与旋流溢流管连接,进水接管与旋流进水管连接,旋流单元组件与中心筒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油滴聚结碰撞几率,解决了罐底部污泥的淤积及清罐工作量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设备集约效率及处理效果,减轻后期开罐清淤工作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