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34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566957.5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09K17/40 , B09C1/08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土壤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有机肥1份、生物炭0.5-1.5份、羟基磷灰石0.5-1.5份、保水剂0.8-1.2份、香蕉茎秆5-8份、花生粕1-4份、椰子肉渣3-6份和复合藻粉2-5份;所述复合藻粉由鼠尾藻、黑藻、狐尾藻制得。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共同奏效,最大限度与土壤接触反应,促进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增强钝化效果,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增加土壤肥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81812.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05G3/80 , C05F17/70 , C05F17/60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源于混有农用塑料废秸秆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农业废秸秆晒干或烘干,粉碎成粉末;选取塑料废弃物晒干或烘干,粉碎成粉末;(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农业废秸秆、塑料废弃物按照质量比为70‑90:10‑30称量,混匀,得到混合料;(3)将上述混合料放入热解物料仓,仓内填充率80‑95%,将物料仓加热至160‑200℃,保温20‑30分钟;(4)将物料仓中的混合料送入裂解设备中,升温至260‑300℃,保持该温度10‑15分钟进行预热,然后在30分钟内升温至460‑500℃,并保持该温度2‑3小时;(5)待物料自然冷却后,即获得目标土壤调理剂,本发明制得土壤调理剂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较大,施用后能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
公开(公告)号:CN221350595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007304.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位农膜盆栽实验土壤取样装置,属于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包括取样筒、长管件、把手和取样器,取样筒包括固定半筒和活动半筒,固定半筒与出长管件的一端连接,长管件内设有轴承,轴承内安装调节杆,活动半筒安装在固定半筒内,活动半筒与调节杆连接,长管件的外壁安装把手,取样器与调节杆连接,先将取样筒插入需要取样的部位,通过转动取样器,带动活动半筒转动,进行取样,之后可抽出取样筒,此结构,插入取样筒时,固定半筒和活动半筒处于叠加贴合状态,取样后,活动半筒和固定半筒将取样的土壤保护在取样筒内,抽出不会漏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