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高效获得木薯体细胞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687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00024.9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4 C12N25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获得木薯体细胞胚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大量快速去除非胚性愈伤组织,将体胚块周围的非胚性愈伤组织清除干净,特别适用于需要获得大量体细胞胚的实验。同时,该方法不仅减少了人工用拨针剥离过程中对体细胞胚的损伤,而且还极大缩短了人工剥离非胚性愈伤组织所花费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与仅采用拨针手工剥离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剥离更彻底。

    一种快速高效获得木薯体细胞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6878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800024.9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获得木薯体细胞胚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大量快速去除非胚性愈伤组织,将体胚块周围的非胚性愈伤组织清除干净,特别适用于需要获得大量体细胞胚的实验。同时,该方法不仅减少了人工用拨针剥离过程中对体细胞胚的损伤,而且还极大缩短了人工剥离非胚性愈伤组织所花费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与仅采用拨针手工剥离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剥离更彻底。

    一种显著提高木薯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943985.4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著提高木薯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薯保留叶片的成熟茎段,继代于育苗培养基培养33~37天获得组培苗;将组培苗取出洗净,用定植棉在高于其根系0.5cm处夹住茎部,并移栽至泥炭土凹坑中填土定植;用保鲜袋将盆栽套住,全程遮荫,保墒若干天后将袋子取下,定植过程及定植后6~12h在室内进行;去袋后培养12~16天,将木薯植株转移至配方土壤中并将定植棉取下,培养14~21天完成炼苗,配方土壤为4:1:1:1:1的泥炭土、腐殖土、蛭石、珍珠岩和红土。通过先对木薯保留叶片的成熟茎段进行继代可控培养,后利用定植棉在泥炭土中定植,再转入特定配方土壤培育成质量好的壮苗,成活率从50%显著提高至95%。

    一种显著提高木薯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2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43985.4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著提高木薯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薯保留叶片的成熟茎段,继代于育苗培养基培养33~37天获得组培苗;将组培苗取出洗净,用定植棉在高于其根系0.5cm处夹住茎部,并移栽至泥炭土凹坑中填土定植;用保鲜袋将盆栽套住,全程遮荫,保墒若干天后将袋子取下,定植过程及定植后6~12h在室内进行;去袋后培养12~16天,将木薯植株转移至配方土壤中并将定植棉取下,培养14~21天完成炼苗,配方土壤为4:1:1:1:1的泥炭土、腐殖土、蛭石、珍珠岩和红土。通过先对木薯保留叶片的成熟茎段进行继代可控培养,后利用定植棉在泥炭土中定植,再转入特定配方土壤培育成质量好的壮苗,成活率从50%显著提高至95%。

    一种海螺仿生结构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214084142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20060723.6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螺仿生结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是由锥形薄壁管(1)和矩形螺旋引导槽(2)所组成,锥形薄壁管(1)自上而下截面尺寸逐渐变大,在锥形薄壁管(1)外表面沿锥度方向挖有矩形螺旋引导槽(2),引导槽具有一定的螺距、槽宽和槽深,并且引导槽首、末两端距离锥形薄壁管(1)顶部和底部均为相等高度。在碰撞过程中共同作用提高了仿生吸能盒的总吸能值;该海螺仿生结构吸能盒降低了碰撞过程中的峰值力、提高了碰撞力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了吸能装置的承载能力和吸能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