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铝模-叠合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1646418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262626.9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陈云 郑文博 秦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铝模‑叠合剪力墙,包括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钢筋笼浇筑固定在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的一侧表面;对拉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布置在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钢筋笼的一侧表面,多个对拉连接件一端固定在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内;铝模板单体的数量为多块,多块铝模板单体对接拼装,且拼缝对应在多个对拉连接件远离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的一端,多块铝模板单体之间通过铝模连接件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铝模连接件将多块铝模板单体与对拉连接件紧固连接。本发明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和延性,利于运输和吊装;铝模板单体可以通过铝模连接件与多个对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使得叠合剪力墙更加稳定和结实,增加了整体的抗震性能。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3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409509.2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陈云 秦佳 陈志康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柱、下预制柱和预制梁、上柱转接件、下柱转接件和梁主筋连接槽;下柱转接件套在下预制柱上端;下柱转接件内部设有第一水平传力板;下柱主筋上端锚固在第一水平传力板顶部;上柱转接件套在上预制柱下端;上柱转接件内部设有第二水平传力板;上柱主筋下端锚在第二水平传力板底部;上柱转接件与下柱转接件焊接;上柱混凝土中预埋注浆管,注浆管下端伸入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连接处;梁主筋连接槽连在上柱转接件和下柱转接件一侧;梁上部主筋端部向下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中;梁下部主筋端部向上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连接结构构造复杂、施工工艺较繁琐的技术问题。

    一种消能型梁柱节点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11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36153.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能型梁柱节点,包括钢柱和钢梁,钢梁包括中间梁段和用于与钢柱焊接连接的短梁段,中间梁段和短梁段之间设有空隙,中间梁段的腹板和短梁段的腹板通过转动摩擦耗能阻尼器连接,中间梁段的翼缘板和短梁段的翼缘板通过连接板和/或阻尼器连接。短梁段和中间梁段通过转动摩擦耗能阻尼器连接,在较小的地震作用下,梁柱节点不发生转动,节点处仅发生弹性变形;在强震作用下,梁柱节点发生转动,转动摩擦耗能阻尼器的摩擦界面形成转动摩擦力,进而耗散地震能量,使梁柱节点内的主体梁柱构件基本保持弹性,提高了强震下的抗震性能,有效地降低了梁柱节点的损伤。

    一种易于整体调控的摇摆自复位防震、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5707.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陈云 秦佳 高辰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整体调控的摇摆自复位防震/振结构,由上部结构、支座安装层和基础构成;区别于传统水平剪切隔震原理,上部结构产生绕转动铰支座的刚体转动,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上部结构进行整体摇摆,通过竖向拉压支座和消能装置的变形来吸收和分散能量;这种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具有较大刚度的结构,因为它能够适应结构在极端荷载下的变形需求,同时降低对一般建筑结构延性设计的依赖;这种结构体系能够有效结合抗震和减震技术,为减轻强震作用下的损伤与破坏提供新的减震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由于可恢复功能和耗能,能够有效控制地震后的残余位移,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种具备三维减震及吸能缓冲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266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73263.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三维减震及吸能缓冲的连接结构,在发生地震时,通过转动连接装置限制上部结构,使其只做绕转动连接装置的刚体转动,进而使得上部结构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整体摇摆,然后通过竖向连接装置的变形和消能作用来吸收和分散能量,降低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通过上述装置的组合实现了抗震和减震的目的,有效减轻了强震作用下对上部结构的损伤及破坏;同时由于连接结构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地震后结构自身的残余位移,避免上部结构的进一步破坏,也有利于结构的修复;在通过连接结构加强上部结构的抗震能力后,在进行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时也能够降低要求,进而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一种连接型消能摇摆自复位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87742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47545.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型消能摇摆自复位结构体系,包括基础、弹簧支座、上部结构及消能减震件,多个弹簧支座的底端呈阵列固定在基础顶面;多个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多个框架柱的底端一一对应锚固在多个弹簧支座的顶端;消能减震件固定在相邻两个上部结构相对的两个框架梁之间以将多个上部结构连接成整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型消能摇摆自复位结构体系在发生强震时可进行摇摆,避免了柱脚节点结构和梁端节点结构塑性铰的形成,使得柱脚节点结构和梁端节点结构无损伤或轻微损伤、震后节点无需修复即可投入使用,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较强的自复位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恢复功能建筑结构。

    一种集成式铝模-叠合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16464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62626.9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陈云 郑文博 秦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铝模‑叠合剪力墙,包括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钢筋笼浇筑固定在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的一侧表面;对拉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布置在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钢筋笼的一侧表面,多个对拉连接件一端固定在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内;铝模板单体的数量为多块,多块铝模板单体对接拼装,且拼缝对应在多个对拉连接件远离单面预制混凝土墙板的一端,多块铝模板单体之间通过铝模连接件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铝模连接件将多块铝模板单体与对拉连接件紧固连接。本发明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和延性,利于运输和吊装;铝模板单体可以通过铝模连接件与多个对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使得叠合剪力墙更加稳定和结实,增加了整体的抗震性能。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11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38867.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陈云 符策为 秦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暗柱和墙肢,暗柱内设有用于等效替代暗柱纵筋的等效钢管、螺旋箍筋和抗剪件,螺旋箍筋缠绕焊接于等效钢管的外周部,抗剪件的一端与等效钢管焊接连接,抗剪件的另一端凸出暗柱的端面;墙肢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预制的墙板、用于固定两个墙板的间距的厚度定位件以及若干个用于拉结两个墙板的对拉螺杆,厚度定位件设置于两个墙板的内侧面之间,抗剪件与墙板连接。利用等效钢管替换暗柱纵筋,使暗柱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保障小变形并传递复杂应力,有利于延长建筑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焊接等效钢管、局部支模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连接上、下层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方式便捷,节省了大量的钢筋,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钢丝网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45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10131.7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陈云 秦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网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边框梁、下边框梁、钢管、螺旋箍筋、高强钢丝网、X形暗支撑,X形暗支撑置于剪力墙中部,高强钢丝网为层状结构,多层铺设在墙身内,钢管设置在剪力墙端部边缘构件范围内,钢管外侧焊接螺旋箍筋,内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构成的约束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作为剪力墙的主要抗弯构件。本发明提出的钢丝网剪力墙在构造形式上完全区别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内取消纵向受力钢筋、箍筋、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主要采用型钢‑混凝土的组合结构作为关键的受力部件,其力学性能优越,能满足剪力墙的功能设计需求,构造简单,抗震性能越,各部件均能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制作,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