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微粉-矿渣基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5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8083.5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再利用和绿色低碳胶凝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微粉‑矿渣基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包括再生混凝土微粉50~80份、高炉粒化矿渣20~50份、激发剂11~26份、溶剂38~44份、芽孢杆菌12~19份。制备时优先制备激发剂,再与再生混凝土微粉和高炉粒化矿渣混合,最后接种芽孢杆菌,充分搅拌混合形成再生混凝土微粉‑矿渣基地聚物胶凝材料。优点在于:部分替代水泥;可有效解决固废资源存放和资源化应用经济性问题;兼具凝结流动特性和力学强度特性的高性能材料,取材简易经济,施工快捷方便,固化效果可靠稳定;引入微生物,更好的提升其抗渗性;固化效果好。

    一种用于可视化模型试验的胶结土材料配比量化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5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30736.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视化模型试验的胶结土材料配比量化确定方法,其方法包括的步骤为:步骤一、在需要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的工程场地现场完成岩土体的现场取样;步骤二、分别将步骤一中测定的重度γ和内摩擦角的数值分别代入重度γ和内摩擦角对应的回归方程Y1和Y2;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求解得到的石英砂粒径和胶石比的数值代入粘聚力c对应的回归方程Y3,完成粘聚力c的求解。有益效果:具有计算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为可视化缩尺岩土模型试验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直剪试验/三轴压缩取得,操作简单,具有实际工程推广的可行性。

    一种盾构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0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46158.9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盾构同步注浆材料,按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泥饼100份、粉煤灰8~20份、硅酸钠1~4份、硅粉4~16份、水泥20份,余量为水;水固比为1:0.8~0.95。制备方法包括:称取泥饼,进行破碎,加水搅拌形成浆液;按质量比例称取粉煤灰、硅酸钠、硅粉、水泥,加入至浆液中混合均匀,搅拌5~10分钟;在临近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加入外加剂,添加量为所述水泥质量的0.15~0.3%,充分混合搅拌。优点在于:采用泥饼作为主要材料,以少量水泥及粉煤灰、矿粉等作为胶凝材料,极大降低盾构施工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铁施工的低碳化。

    一种新型围压可控的模型试验土箱

    公开(公告)号:CN110082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55747.9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围压可控的模型试验土箱,包括:箱体、钢支架、油压管、橡皮膜、橡皮层油带、推板和推油发动机;在箱体的内部中心设置橡皮膜,且箱体和橡皮膜为同圆心的圆柱体;在箱体的上端设置钢支架;在橡皮膜的内部中上端设置推板;在钢支架上设置旋钮,且旋钮贯穿钢支架,并且旋钮的底端设置在推板上;在橡皮膜的内部侧壁和推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箱体的底端设置圆形刚性底面;在箱体和橡皮膜之间设置橡皮层油带;在箱体的侧面设置油压管;在油压管的末端设置推油发动机。本装置设计合理,使用便利,通过侧向橡皮膜和顶部旋钮的设计可以为试验土样提供一个围压可控的环境。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的液化地基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6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35379.X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0 E02D5/72 E02D7/26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垃圾的液化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将建筑垃圾破碎并运送至施工场地;在施工加固地基场地周边进行成桩试验;测量放样出建筑垃圾桩的桩位图;采用蒸汽打桩机和导向打桩机共同完成打桩孔;将桩管打入处理地基的预设深度;向桩孔内投入厚度为80cm~100cm芯料,提升桩管使桩管管底与粒料有20cm厚的接触覆盖高度,并将振冲器从沉管中放入桩孔底部;启动振冲器留振10~20s后,采用连续性投料方式投料,桩体施工过程中振冲器和桩管采用同步阶段性提升方式进行提升,每阶段提升高度30cm,振冲器留振时间10~20s,直到桩体施工完成;重复步骤S7自下而上逐段施工直至孔口,并记录各段深度的填料量和留震时间;采用跳打法完成所有桩体施工;采用平碾法对桩顶垫层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