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5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20460.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分子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蓟马科昆虫品种的多重PCR引物及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蓟马科昆虫品种的多重PCR引物以及方法,该鉴定引物以及多重PCR体系可以对这三种蓟马进行快速、有效、准确的鉴定,烟蓟马、梳缺花蓟马、普通大蓟马的PCR产物条带大小分别为104bp、237bp和439bp。灵敏度烟蓟马的检出限为500拷贝,梳缺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检出限度均为100拷贝。相较于普通PCR单次只能鉴定一种蓟马的种类,该多重PCR体系可以单次完成多种蓟马的种类鉴定,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时间等优点,在田间蓟马检测方面具备很高的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17638.X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小型生物样品采集装置及微小生物采集方法,涉及生物采样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部壳体,包括放置箱、顶壳和储存箱,所述放置箱顶部开口,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顶壳固定在放置箱顶部,所述储存箱安装在顶壳顶部;采集组件,包括泵组件、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和采集头,所述泵组件和供电模块均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并互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顶壳上,并与所述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采集头安装在放置箱外,并与所述泵组件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采样装置存在的使用环境受局限、操作复杂、功能单一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34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18280.2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A23K50/90 , A23K20/163 , A23K10/30 , A23K10/16 , A23K20/174 , A23K20/195 , A23L3/3508 , A23K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食用人工饲料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包括人工饲料的配方组成和制作方法。所述人工饲料的配方由可食用琼脂条、玉米粉300g黄豆粉、饲料级酵母粉、柠檬酸、抗坏血酸、山梨酸、罗红霉素、复合维生素B、链霉素、丙酸和无菌纯净水组成。本发明所用材料易得、成本比较低、具有制作方法简便、价格经济、省时省力和易于操作等优点,配合专用的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养方法,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大规模在室内进行饲养。
-
公开(公告)号:CN113197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97794.4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光滤膜大棚防控豆大蓟马的技术,包括紫外光滤膜控虫大棚、搭建方法和技术要求。本发明利用豆大蓟马对特有紫外光波段较为敏感等特点,设计的以紫外光滤膜覆棚的专用控虫拱形封闭温室蔬菜大棚,可以阻隔紫外光摄入棚内,能够干扰豆大蓟马害虫的视觉器官,影响其飞行及寻找寄主植物的能力,有效的防止和控制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虫害发生,从而达到保证果实品质及增产的效果,不仅对豆大蓟马防控效果十分明显、还可对花蓟马、棕榈蓟马、红蜘蛛、蚜虫、斑潜蝇、烟粉虱等小型昆虫具有一定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61458.7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豇豆大蓟马钠离子通道I904S突变的快速检测的方法及专用引物。所述专用引物为快速鉴定豇豆大蓟马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位点I904S所用的检测引物为一对,包括引物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引物2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用一对引物进行突变检测,相比于测序,PCR检测有助于快速有效的检测田间豇豆大蓟马钠通道突变位点的突变情况,还可以快速有效的检测田间豇豆大蓟马对拟除虫菊酯类抗药性的实时状态,为抗药性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便于及时调整豇豆大蓟马的防治策略,以达到延缓抗药性的发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61459.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三叶斑潜蝇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的方法及专用引物,具体是鉴定三叶斑潜蝇击倒抗性相关突变位点L1014F和M918T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所述专用引物包含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所述扩增引物包含正向引物的核苷酸为LT5F序列和所述反向引物的核苷酸为LT5R序列,所述测序引物同扩增引物的反向引物LT5R。本发明利用常规PCR仪器和二代测序技术,可检测出三叶斑潜蝇击倒抗性相关突变位点L1014F和M918T,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直观的特点,对于三叶斑潜蝇抗性基因突变的筛选和鉴定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有助于监测三叶斑潜蝇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576551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2813412.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生物测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斑翅果蝇生物测定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进样瓶、瓶盖、固体培养基和停歇装置,所述瓶盖为可拆卸式覆盖于所述进样瓶上,所述瓶盖为盖板中间开口,四周密封的瓶盖,所述中间开口处覆盖有尼龙纱网,所述固体培养基放置于所述进样瓶1的底部,所述停歇装置4为丝状物,固定于所述固体培养基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斑翅果蝇生物测定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处理及挪动,同时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449552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20072721.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RNA干扰实验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普通大蓟马RNA干扰实验的饲养装置,包括RNAi管、饲喂液覆盖膜和不透光套管;所述的RNAi管包括透明饲养管、具有通气孔的底板和封口薄膜,底板和封口薄膜分别覆盖在透明饲养管的下端和上端;饲喂液覆盖膜覆盖在封口膜上形成放置饲喂液的空间;封口薄膜上放置有饲喂液;不透光管套套置在透明饲养管外部,其高度低于或等于透明饲养管,普通大蓟马放置在透明饲养管中,其适用于dsRNA饲喂法干扰靶基因,为普通大蓟马基因功能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178911U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23192972.9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幼虫生物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蜜蜂幼虫生物测定的免移虫装置,包括巢框和蜂王产卵控制器,巢框位于蜂王产卵控制器的内部;其中,巢框由蜂巢框架、巢孔板和王台基通过卡扣连接固定,蜂王产卵控制器由网状结构的隔王板和盖板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移动幼虫的过程中,仅需将蜜蜂幼虫连同巢孔板一起移出,移动过程中无需接触幼虫减少人为造成的非实验性死亡,且装置各组成部分均可拆卸,无需工具即可徒手拆卸与安装,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337532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3232024.9
申请日:2022-12-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斑翅果蝇的大规模饲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昆虫饲养笼、果蝇瓶、木丝和人工饲料;所述昆虫饲养笼四面由尼龙纱网包裹;所述果蝇瓶为透明塑料瓶;所述果蝇瓶置于所述昆虫饲养笼底部;所述人工饲料置于所述果蝇瓶的瓶内底部;所述木丝置于所述果蝇瓶的瓶内,以及置于所述人工饲料的上层。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斑翅果蝇种群扩繁更加容易和快速;适用范围广,同样适用于其他果蝇科以及部分半翅目昆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