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3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50965.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南黄藤组培用变温催芽箱,属于催芽箱技术领域,该海南黄藤组培用变温催芽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若干个散热孔呈对称设置,所述箱体底端表面边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促发芽机构;所述促发芽机构包括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与箱体内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滑轨对移动板进行限位,所述十字滑板两个端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箱体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促发芽机构,可以增强催芽箱内的空气流动性,防止局部区域发生空气滞留,确保培养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交换更加均匀,种子根系可以得到更加均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1359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27483.9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1B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睡莲(Nymphaea rubra Roxb.ex Andrew)红睡莲精油提取方法,该提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取睡莲花,粉碎干燥,得到睡莲花粉末;利用超声强化亚临界提取技术,用萃取剂对原料进行萃取,得到精油膏状物;用有机溶剂将精油膏状物溶解,过滤,得到滤液;滤液通过旋转蒸发后得到精油产物。通过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提取红睡莲精油,具有提取效率高、成本低、条件温和、萃取产物不易氧化、有效成分破坏少的优点。提取得到的睡莲精油含有的化合物种类多。该提取方法其在食品、医药卫生和化妆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大面积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958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10439329.4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基质领域,涉及一种提供热带附生花卉天然栽培基质,是将野生鸟巢蕨巢基部分的团状气生根及其内部的腐殖质所组成的营养质切成块状,然后与辅料混合均匀而制成。本发明以野生鸟巢蕨巢基部分的团状气生根及其内部的腐殖质所组成的营养质为基质主要成分,辅以各种有机、无机辅料,具有促进生长、延长花期、提高抗逆性等特点,提高了花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种天然的花卉栽培基质,在劳动力、经济、环保上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0419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90071.4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10 ,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发财树的提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整地作畦;S102种苗处理,选苗,截杆,断根,杀菌获得短主根树桩;S103定植选择;S104填土扦插:将无纺布袋打开成筒状,立于定植点上,装填基质,将短主根树桩基部垂直插入袋内土壤中,插入深度为8cm~10cm,压实,灌水;S105破袋露根:定植12~18个月,当侧根直径长至2~3cm,开始破袋,自上而下去除土壤露出根系,进行若干次破袋露根,共露出30~50cm根系,第一次破袋时修剪侧根使其均匀分布;S106起苗出园:当树苗米径达到8cm,截干起苗,截干高度为80cm~120cm,起苗深度为提根基部以下15cm~20cm。采用本方法不仅可增加观赏性,提高市场价值;且减少根腐病发生,从而提高发财树的存活率和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95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329.4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基质领域,涉及一种提供热带附生花卉天然栽培基质,是将野生鸟巢蕨巢基部分的团状气生根及其内部的腐殖质所组成的营养质切成块状,然后与辅料混合均匀而制成。本发明以野生鸟巢蕨巢基部分的团状气生根及其内部的腐殖质所组成的营养质为基质主要成分,辅以各种有机、无机辅料,具有促进生长、延长花期、提高抗逆性等特点,提高了花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种天然的花卉栽培基质,在劳动力、经济、环保上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51003.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IPC: A01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南黄藤组培用种子消毒装置,属于种子消毒技术领域,该海南黄藤组培用种子消毒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贯穿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杆,且所述第一弹簧杆内的弹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杆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第一弹簧杆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杆,且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杆两两之间呈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架顶端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快速消毒机构。本发明通过采用快速消毒机构使得种子进行不断的翻动和滚动,以确保紫外线与种子的充分接触,每颗种子表面都得到彻底消毒,从而提高消毒效果,避免因局部消毒不彻底而导致的细菌或真菌滋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0448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24250.3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A23F3/34 , A61K36/47 , A61P1/16 , A61P1/14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萜烯类化合物含量的鹧鸪茶茶叶,以生长过程中叶片保持绿色的鹧鸪茶的叶片作为原料干燥得到。并且给出了所述鹧鸪茶茶叶的制备方法,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鹧鸪茶茶叶相较于新鲜采摘的鹧鸪茶,不仅保留了一部分新鲜鹧鸪茶的叶片色泽特征,且干燥后的绿色鹧鸪茶表面未出现颜色发黑和严重泛黄现象;同时鹧鸪茶茶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高达80.34%,与新鲜采摘的鹧鸪茶样品中的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未见明显区别。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594663.2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附生兰的方法及专用菌株。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p.)S3CGMCC No.4148。本发明菌株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作为石斛生长的优良共生菌,可应用于该植物的园艺栽培生产上。在其他兰科植物,尤其是附生兰科植物的保育和规模化繁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92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81020.4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778 , G06V10/776 , G06V10/44 , G06V10/26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棕榈藤识别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确定棕榈藤种类集,根据棕榈藤种类集提取对应的棕榈藤的图像数据,输出为样本图像数据集,进行样本图像数据集的标签标注,建立基识别器库,基于棕榈藤种类集在基识别器库中进行基识别器的随机提取,获取多个识别器簇,分别进行多个所述识别器簇的监督训练,并通过集成学习方法融合多个识别器簇,获取识别分类模型,通过识别分类模型进行目标场景棕榈藤的识别分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棕榈藤识别和分类方法依赖人工经验和专业知识,导致识别的效率低、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棕榈藤智能化识别分类,提高棕榈藤种类识别效率和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7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745957.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植物耐冷和耐热性的基因,基因为DcHSP20‑2,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还公开了基因在提高植物耐热性和耐冷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转化单个基因DcHSP20‑2可同时提高植物耐热性和耐冷性,对于通过构建转基因植株来提高植物耐热性和耐冷性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原理上的支撑,为植物的抗性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在培育出具有优良抗性的植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