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1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04225.3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将影像采集装置隐藏在旋转壳体内,避免被发现或破坏;而且外部光线可以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实现影像采集功能;影像采集装置在旋转壳体的带动下进行360°旋转,实现360°监控;因此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既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隐藏安装,又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影像采集功能,使得室内机具有室内安全监控作用,实现了监控的隐蔽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安装位置不够隐蔽、易被发现的问题。

    一种分区控制风速的空调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07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18389.5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风速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可以使在不同送风分区实现调节不同送风强度,以对室内送风时达到不同角度送风距离不同。该空调包括:转动壳,转动壳上设有出风口,且转动壳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壳在送风范围内旋转的驱动器;送风组件,包括风机和用于驱动风机的风机电机;触控面板,驱动器和风机电机均与触控面板连接,触控面板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送风强度调节指令和送风分区选择指令,建立送风分区和送风强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对应关系控制驱动器和风机电机运行,以使转动壳转动至送风分区内时,风机按照送风分区对应的送风强度送风;其中,送风分区位于送风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空调的运行控制。

    恒温恒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7622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011532.5

    申请日:2014-01-10

    Inventor: 王志浩 王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恒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相接的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水槽,水槽通过水泵与水箱相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生成检测信号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以及电加热装置和水泵的工作状态。在电加热装置上集成有加湿装置,在需要加湿时,向水槽内加水且开启电加热装置,生成水蒸气进行加湿;在不需要加湿时,不向水槽内加水,可通过电加热装置辅助调节温度。因而,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温度湿度,控制电加热装置、水泵的工作状态,以达到室内恒温恒湿的效果。

    恒温恒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7622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11532.5

    申请日:2014-01-10

    Inventor: 王志浩 王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恒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相接的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水槽,水槽通过水泵与水箱相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生成检测信号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以及电加热装置和水泵的工作状态。在电加热装置上集成有加湿装置,在需要加湿时,向水槽内加水且开启电加热装置,生成水蒸气进行加湿;在不需要加湿时,不向水槽内加水,可通过电加热装置辅助调节温度。因而,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温度湿度,控制电加热装置、水泵的工作状态,以达到室内恒温恒湿的效果。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173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404225.3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将影像采集装置隐藏在旋转壳体内,避免被发现或破坏;而且外部光线可以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实现影像采集功能;影像采集装置在旋转壳体的带动下进行360°旋转,实现360°监控;因此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既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隐藏安装,又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影像采集功能,使得室内机具有室内安全监控作用,实现了监控的隐蔽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安装位置不够隐蔽、易被发现的问题。

    一种送风导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7143980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0374641.7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导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用于精确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该送风导向装置包括:控制器、出风口驱动器以及出风口;控制器包括一环形触控输入组件,用于通过环形触控输入组件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控制器还用于根据触控操作在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触控位置确定出风方向,或者根据触控操作在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触控位置和触控操作在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滑动角度确定出风方向的转动范围;其中,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触控位置与出风方向一一对应;出风口驱动器用于驱动出风口旋转至出风方向或者在出风方向的转动范围内转动。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空调的运行控制。

    一种送风导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7143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74641.7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导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用于精确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该送风导向装置包括:控制器、出风口驱动器以及出风口;控制器包括一环形触控输入组件,用于通过环形触控输入组件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控制器还用于根据触控操作在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触控位置确定出风方向,或者根据触控操作在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触控位置和触控操作在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滑动角度确定出风方向的转动范围;其中,环形触控输入组件上的触控位置与出风方向一一对应;出风口驱动器用于驱动出风口旋转至出风方向或者在出风方向的转动范围内转动。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空调的运行控制。

    一种分区控制风速的空调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072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418389.5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风速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可以使在不同送风分区实现调节不同送风强度,以对室内送风时达到不同角度送风距离不同。该空调包括:转动壳,转动壳上设有出风口,且转动壳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壳在送风范围内旋转的驱动器;送风组件,包括风机和用于驱动风机的风机电机;触控面板,驱动器和风机电机均与触控面板连接,触控面板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送风强度调节指令和送风分区选择指令,建立送风分区和送风强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对应关系控制驱动器和风机电机运行,以使转动壳转动至送风分区内时,风机按照送风分区对应的送风强度送风;其中,送风分区位于送风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空调的运行控制。

    一种触摸输入组件、触摸控制空调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2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88875.7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输入组件、触摸控制空调及控制方法,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可以精确调节设定指标参数数值,且操作简单。该触摸输入组件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有多个选择按钮和滑触设定区,多个所述选择按钮和所述滑触设定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所述选择按钮分别对应一项设定指标参数;当触摸任一所述选择按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滑触设定区与所述选择按钮的所述设定指标参数对应;当滑触所述滑触设定区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滑触设定区的触控位置或触控方向,对应调整所述设定指标参数的数值其中,所述滑触设定区的触控位置与所述设定指标参数的数值一一对应。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空调的制造。

    EEPROM数据烧写方法和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220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77117.9

    申请日:2016-02-04

    Inventor: 王志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70 H04W7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EPROM数据烧写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的EEPROM数据烧写存在的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与存储有源数据的移动终端WIFI直连;从移动终端获取源数据,并控制将源数据烧写至目标EEPROM。采用移动终端,诸如智能手机,存储需要烧写的源数据,在烧写之前,只需将本发明提出的EEPROM数据烧写装置与目标电子设备连接,然后通过WIFI直连方式与移动终端连接,即可从移动终端中下载源数据,并在移动终端的控制下,将源数据烧写至目标EEPROM。相比于现有技术,只需连接该EEPROM数据烧写装置和目标电子设备,简化了操作步骤,解决现有的EEPROM数据烧写存在的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