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礁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牡蛎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2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53413.0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礁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牡蛎配置方法,包括牡蛎礁结构上缘,空心状结构,牡蛎礁结构下缘,所述牡蛎礁结构上缘安装在所述空心状结构顶部,所述牡蛎礁结构下缘安装在所述空心状结构底部;本发明的牡蛎礁结构能够起到消浪弱流,增加牡蛎附着面积,便于牡蛎生长、栖息及繁殖,牡蛎礁中部空心结构,能够便于水体交换,降低泥沙淤积,同时为牡蛎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庇敌、栖息的环境,此外,通过牡蛎礁配置方法,待牡蛎附着后经过一定时间可以形成一个适宜海洋生物栖息的生物多样性的稳固的生态系统。

    一种牡蛎浮礁生态修复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67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5601.2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蛎浮礁生态修复方法,第一步、建筑浮式牡蛎礁;第二步、投放牡蛎进行海洋生态修复:将浮式牡蛎礁投放到海水内,将牡蛎放在牡蛎生长繁殖巷道内,在海浪作用下牡蛎礁本体转动到巷道口的方向维持在同海浪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每间隔设定的时长去使牡蛎礁本体以悬挂杆为轴转动90°而使得巷道口的开口方向同海浪的方向相同,海浪穿过牡蛎生长繁殖巷道而将巷道内的污物冲出以实现对巷道的换水清洁,牡蛎生长繁殖巷道换水清洁完成后,仍旧通过挡浪板使巷道口的方向维持在同海浪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本发明具有能够在非小海浪区用牡蛎进行生态修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牡蛎礁建设中存在的牡蛎礁生境营造不佳、牡蛎礁易被海浪破坏、牡蛎礁养护困难等问题。

    消浪海堤结构
    3.
    发明公开
    消浪海堤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45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04141.9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消浪海堤结构,包括堤坝本体,所述堤坝本体设置于海滩上,所述坝体上设置有石块筑填层,包括减浪护坡板,所述减浪护坡板呈半圆弧状,所述减浪护坡板上开设有透穿孔,所述减浪护坡板的一端设置有承载部,且承载部位于减浪护坡板的外圆弧面上,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卡夹槽,所述减浪护坡板有多块;所述减浪护坡板排列铺设在石块筑填层上,减浪护坡板的承载部与石块筑填层接触,且减浪护坡板的未设置承载部的一端卡夹于相邻减浪护坡板的卡夹槽内,排列铺设的减浪护坡板在石块筑填层形成了减浪墙,且减浪墙相对于海平面处于倾斜的状态。

    浮式透浪海堤
    4.
    发明公开
    浮式透浪海堤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732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05085.0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浮式透浪海堤,包括浮岛、柔性布、管桩以及合金网兜,所述柔性布为透水的柔性布,且所述浮岛的两端都固定有所述柔性布,且柔性布的一端与浮岛固定在一起,柔性布的另一端与所述合金网兜固定在一起,所述浮岛漂浮于海面上,所述合金网兜位于海底处,所述管桩一端固定于海底处,所述管桩的另一端位于海面上方,所述管桩有多根,且管桩分布于浮岛的周沿处,且管桩贴紧所述浮岛。

    一种浅层淤积底泥厚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44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136221.4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层淤积底泥厚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测量装置和施力装置,切割头为楔形切割头,密闭容器一侧为透明板,刻度尺安装在透明板上,密闭容器与透明板相邻的侧壁上安装有光扩散板,密闭容器相对于透明板的另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安装有摄像头固定架,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固定架上,摄像头的镜头朝向着透明板的方向,密闭容器底部外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设有螺纹连接头,密闭容器底部通过卡槽固定在切割头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的浅层淤积底泥厚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海堤生态修复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10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8836.9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堤生态修复方法,涉及海堤技术领域,包括培育坛紫菜苗壳孢子;对海堤迎潮侧的人工块体进行消杀处理;将坛紫菜苗壳孢子浸入海水中刺激;将坛紫菜苗壳孢子配制成坛紫菜苗壳孢子溶液,并每隔预设时间一观察坛紫菜苗壳孢子的放散情况,当显微镜检查发现每个视野中坛紫菜苗壳孢子数量达到预设数量一以上时,将坛紫菜苗壳孢子溶液喷洒至海堤迎潮侧的人工块体上,并补充海水,同时每隔预设时间二观察坛紫菜苗壳孢子的数量,直至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的坛紫菜苗壳孢子数量达到预设数量二以内时停止喷洒。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它不仅使得海堤的生态化水平好,而且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好。

    海堤安全实时评估方法及专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84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23867.3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海堤安全实时评估方法及专用装置,其具有至少一报警装置、一计算机、一水文采集装置或风暴潮预报模型,报警装置用于海堤漫堤或溃堤提前预警,计算机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计算机还连接水文采集装置或接收风暴潮预报值,计算机能对水文采集装置采集的水文数据或接收的潮位和波浪预报值进行处理并根据判定指标决策是否漫堤或是否溃堤,计算机根据决策结果控制所述的报警装置。本发明能对风暴潮作用下的海堤安全进行实时评估,实现海堤安全的预报警,报警精准性高,从而为提前启动应急管理工作、降低海洋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一种牡蛎浮礁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7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35601.2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蛎浮礁生态修复方法,第一步、建筑浮式牡蛎礁;第二步、投放牡蛎进行海洋生态修复:将浮式牡蛎礁投放到海水内,将牡蛎放在牡蛎生长繁殖巷道内,在海浪作用下牡蛎礁本体转动到巷道口的方向维持在同海浪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每间隔设定的时长去使牡蛎礁本体以悬挂杆为轴转动90°而使得巷道口的开口方向同海浪的方向相同,海浪穿过牡蛎生长繁殖巷道而将巷道内的污物冲出以实现对巷道的换水清洁,牡蛎生长繁殖巷道换水清洁完成后,仍旧通过挡浪板使巷道口的方向维持在同海浪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本发明具有能够在非小海浪区用牡蛎进行生态修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牡蛎礁建设中存在的牡蛎礁生境营造不佳、牡蛎礁易被海浪破坏、牡蛎礁养护困难等问题。

    一种生态海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63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75347.6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海堤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海堤技术领域,一种海堤结构包括海堤堤身,包括若干互相堆叠的土工管袋,土工管袋用于连接在海滩上;连接于土工管袋上的镇压台一;连接于土工管袋一侧的镇压台二,镇压台二上设有容纳槽;连接于土工管袋内的挡浪组件,挡浪组件和镇压台一连接;若干互相连接的空心方桩,空心方桩的一端和挡浪组件连接,空心方桩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海滩内;若干互相连接的U型板桩,U型板桩的一端和挡浪组件连接,U型板桩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海滩内;其中,U型板桩位于空心方桩远离镇压台二的一侧。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它不仅能使得相关海堤和海滩之间的连接性能好,还能有效降低浪潮对土工管袋的冲击。

    一种浅层淤积底泥厚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4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36221.4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层淤积底泥厚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测量装置和施力装置,切割头为楔形切割头,密闭容器一侧为透明板,刻度尺安装在透明板上,密闭容器与透明板相邻的侧壁上安装有光扩散板,密闭容器相对于透明板的另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安装有摄像头固定架,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固定架上,摄像头的镜头朝向着透明板的方向,密闭容器底部外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设有螺纹连接头,密闭容器底部通过卡槽固定在切割头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的浅层淤积底泥厚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