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青冈容器育苗的复配基质

    公开(公告)号:CN10136635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21220.4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青冈容器育苗的复配基质,属于林木育苗技术领域。该基质可通过先将炭化稻谷壳、珍珠岩及泥炭按体积25-35%∶25-35%∶35-50%比例混合成预制基质;再将市售的缓释氮肥和微溶的磷肥、钾肥及铁、锌微肥,按养分的含量N∶P2O5∶K2O∶Fe∶Zn=14-16∶3-5∶3-5∶0.2-0.35∶0.1-0.25配比,配制成缓释微溶的复配肥料;后将该肥料与预制基质按2-3kg∶1m3比例配制成复配基质而获得。本基质配方简单、合理、质量稳定,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降低了泥炭的用量,肥力足、肥效长、能满足青冈苗木对养分的需求,价格比传统基质配方低23-33%,性价比高。可在青冈容器育苗生产上推广应用。

    一种多花茎观赏凤梨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9624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603447.X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花茎观赏凤梨的生产方法,属于花卉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小苗培育、盆栽移苗、催花,其中多花茎处理技术按:(1)材料的选择;(2)原生长点的摘除与消毒;(3)新生长点的选择与管理;(4)新植株的催花处理等步骤进行。本发明多花茎观赏凤梨比单花茎观赏凤梨更加丰满,花茎挺拔,大大提高了观赏价值;同时既能减少凤梨苗用量3-4倍,又能节约成本一半以上,产品经济价值可提高2倍以上。本发明可在全国花卉企业界推广应用。

    无柄小叶榕的制种与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1758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276293.8

    申请日:201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柄小叶榕的制种与育苗方法,属于林木育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制种、播种育苗、盆栽或袋栽移苗及地栽成苗,其中,制种按(1)母树、榕果的选择;(2)榕果预处理;(3)制种:将预处理后的榕果与细沙按体积1∶1比例,或与泥炭土按体积1∶0.5比例进行混合拌种,边借助外力将榕果挤破粉碎,边充分拌匀,晒干,过筛而获得。本发明解决了榕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萌发的难题,种子育苗比常规无性育苗繁殖系数提高了数万倍,育苗价格低廉,解决了无柄小叶榕种苗稀缺的问题。可在我国南方榕树适生地区推广应用。

    一种多花茎观赏凤梨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9624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603447.X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花茎观赏凤梨的生产方法,属于花卉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小苗培育、盆栽移苗、催花,其中多花茎处理技术按(1)材料的选择;(2)原生长点的摘除与消毒;(3)新生长点的选择与管理;(4)新植株的催花处理等步骤进行。本发明多花茎观赏凤梨比单花茎观赏凤梨更加丰满,花茎挺拔,大大提高了观赏价值;同时既能减少凤梨苗用量3-4倍,又能节约成本一半以上,产品经济价值可提高2倍以上。本发明可在全国花卉企业界推广应用。

    无柄小叶榕的制种与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1758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76293.8

    申请日:201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柄小叶榕的制种与育苗方法,属于林木育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制种、播种育苗、盆栽或袋栽移苗及地栽成苗,其中,制种按(1)母树、榕果的选择;(2)榕果预处理;(3)制种:将预处理后的榕果与细沙按体积1∶1比例,或与泥炭土按体积1∶0.5比例进行混合拌种,边借助外力将榕果挤破粉碎,边充分拌匀,晒干,过筛而获得。本发明解决了榕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萌发的难题,种子育苗比常规无性育苗繁殖系数提高了数万倍,育苗价格低廉,解决了无柄小叶榕种苗稀缺的问题。可在我国南方榕树适生地区推广应用。

    一种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的诱导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8262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129513.1

    申请日:2009-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的诱导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兰花根部内生真菌或接种菌剂侵染能力、更好发挥接种菌株的特性,充分保证兰花根与其真菌建立共生关系,形成有效菌根,提高兰花存活率,促进兰花生长。本发明组合物主要包括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所述活性成分为类黄酮物质和钙盐。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用量少。通过根施浇灌于兰花只需将极少量诱导剂组合物添加到兰花根部,即可促进兰花内生真菌或接种菌剂与其根部真菌建立共生关系,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适合应用推广。

    一种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的诱导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8262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129513.1

    申请日:2009-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的诱导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兰花根部内生真菌或接种菌剂侵染能力、更好发挥接种菌株的特性,充分保证兰花根与其真菌建立共生关系,形成有效菌根,提高兰花存活率,促进兰花生长。本发明组合物主要包括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所述活性成分为类黄酮物质和钙盐。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用量少。通过根施浇灌于兰花只需将极少量诱导剂组合物添加到兰花根部,即可促进兰花内生真菌或接种菌剂与其根部真菌建立共生关系,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适合应用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