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373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270771.7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6M15/256 , D06M15/263 , D06M15/643 , D06M15/564 , D06M15/233 , D06M15/333 , D06M15/423 , D06M15/507 , D06B3/18 , D06C7/02 , D06M101/32 , D06M101/06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刮划的防水、硬挺多效整理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整理液的配制:以去离子水为稀释剂,将防水剂配置成0.5~200g/L的防水整理液,硬挺剂配制成20~450g/L的硬挺整理液;(2)防水整理:将裁剪好的织物样品浸入防水整理液中,经一浸一轧去除多余防水整理液;随后,将浸轧有防水整理液的织物样品预烘,再热定型,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防水整理后的织物;(3)硬挺整理:将防水整理后的织物浸入硬挺整理液中,经一浸一轧去除多余硬挺整理液;随后,将浸轧有硬挺整理液的织物样品热定型获得耐刮划的防水、硬挺多效整理织物。依照本发明方法整理的织物具有优异的硬挺性能、防水性和耐刮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70771.7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6M15/256 , D06M15/263 , D06M15/643 , D06M15/564 , D06M15/233 , D06M15/333 , D06M15/423 , D06M15/507 , D06B3/18 , D06C7/02 , D06M101/32 , D06M101/06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刮划的防水、硬挺多效整理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整理液的配制:以去离子水为稀释剂,将防水剂配置成0.5~200g/L的防水整理液,硬挺剂配制成20~450g/L的硬挺整理液;(2)防水整理:将裁剪好的织物样品浸入防水整理液中,经一浸一轧去除多余防水整理液;随后,将浸轧有防水整理液的织物样品预烘,再热定型,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防水整理后的织物;(3)硬挺整理:将防水整理后的织物浸入硬挺整理液中,经一浸一轧去除多余硬挺整理液;随后,将浸轧有硬挺整理液的织物样品热定型获得耐刮划的防水、硬挺多效整理织物。依照本发明方法整理的织物具有优异的硬挺性能、防水性和耐刮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90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455394.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92/00 , C08F220/24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L27/18 , C08L51/10 , D01F6/48 , D01F1/10 , D01F1/09 , D01F1/04 , D01F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原位聚合改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及在聚四氟乙烯纤维改性的应用,属于聚四氟乙烯纤维改性技术领域。该纳米粒子表面原位聚合改性有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粒子选自纳米级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碳化硅、分散红3B、分散蓝60或酞菁蓝GBS中的一种;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500nm,含氟丙烯酸酯中氟元素的重量分数为25‑30%。这些纳米粒子在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过程中,氟元素迁移到纳米粒子表面,从而改善了纳米粒子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均匀性,可有效避免纳米粒子团聚、聚集与分离,适用于聚四氟乙烯纤维与纳米填料复合改性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4908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455394.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92/00 , C08F220/24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L27/18 , C08L51/10 , D01F6/48 , D01F1/10 , D01F1/09 , D01F1/04 , D01F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原位聚合改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及在聚四氟乙烯纤维改性的应用,属于聚四氟乙烯纤维改性技术领域。该纳米粒子表面原位聚合改性有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粒子选自纳米级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碳化硅、分散红3B、分散蓝60或酞菁蓝GBS中的一种;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500nm,含氟丙烯酸酯中氟元素的重量分数为25‑30%。这些纳米粒子在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过程中,氟元素迁移到纳米粒子表面,从而改善了纳米粒子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均匀性,可有效避免纳米粒子团聚、聚集与分离,适用于聚四氟乙烯纤维与纳米填料复合改性加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