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08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02356.3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4H1/4382 , D04H1/728 , D04H1/4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织物纹样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导电纱制备的织物为接收基底,采用静电纺原理纺制的纳米纤维膜由无序排列的纤维和取向排列的纤维组成。因施加外界电源产生的电场与导电织物基底产生的电场交互叠加,有效调控了纺丝成形的纤维的排列;其中取向排列的纤维与织物中导电纱的分布路径一致;无导电纱的织物孔隙部分对应无序排列的纤维。分布取向排列纤维的区域,纳米纤维膜的厚度较大;反之,纤维无序排列区域厚度较小。因而,纳米纤维膜表面具有与纯导电纱织物组织结构相同的纹样。本发明的纳米纤维膜可采用常规的静电纺设备进行制备,方法简单,在过滤材料、生物医用和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15527.1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4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链复合结构负泊松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织物包含成圈部分和不成圈部分,其中成圈部分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化纤长丝,不成圈部分由负泊松比纱组成,负泊松比纱沿横向平行排列,化纤长丝按编链组织结构纵向成圈,将平行排列的负泊松比纱串联固定。在横向拉伸作用下,负泊松比纱产生弯曲形变,轮廓直径增大,从而实现织物整体显著的负泊松比效应,且织物的负泊松比效应与单根负泊松比纱的效应接近。该织物结构适用原料范围广,成形工艺简单,其中不成圈部分的负泊松比纱经单头或多头衬纬系统带动衬入经编机的工作幅宽范围内,在织物中处于完全平直状态,化纤长丝沿纵向编织成圈实现织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288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08121.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B32B27/02 , D03D13/00 , D03D9/00 , D03D15/54 , D03D15/283 , B32B27/12 , B32B27/36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5/26 , B32B5/06 , B32B3/16 , B32B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画效果的复合结构机织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上层、中层、下层,所述的上层使用织造而成的狭缝光栅,所述的中层采用压褶处理后呈间断山形起伏的印花面料,所述的下层采用挺括面料作为固结层,所述的上层、中层、下层采用三层缝纫线复合,形成织物三维层叠结构。所述的加工工艺采用全自动剑杆织机,织造步骤为:穿综、穿筘、整经、上机织造。本发明一种变画效果的复合结构机织面料及其加工工艺设计了一种突破印花面料既有的平面构型与单一位置的固定图案的局限,拓宽了印花面料的应用途径,在三维结构织物上实现了变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08239.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D06C23/00 , D03D15/208 , D03D15/233 , D03D13/00 , B23K26/402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激光成型的狭缝光栅式机织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狭缝光栅层,所述的狭缝光栅层包括遮光条纹和透光条纹,所述的遮光条纹与透光条纹交替设置。本发明一种激光加工成型的狭缝光栅式机织面料,可用于变画效果复合结构机织面料,通过激光处理实现面料的外观设计及功能性设计,突破了纱线特性与织造工艺的局限,克服了传统纱线特性和织造工艺的限制,为面料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创造出独特而时尚的面料,使面料具有更多的质感与层次感,通过高精度的激光加工,提高了条纹宽度的精确度以及可加工细度,赋予变画效果织物的可调的显象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5543.6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编织的圈圈纱,由芯纱和饰纱组成,所述芯纱为弹性长丝,所述饰纱为化纤长丝,经编织一次成型,饰纱分布在芯纱四周形成圈圈效果,纱体蓬松,立体感强,手感柔软且具有优异的弹性。该结构以芯纱和饰纱两组分实现花式效果,突破了常规花式纱所需的芯纱、固纱和饰纱的结构组成,同时圈圈具有单层分布或多层叠加的特点,可分别实现单层同色、单层多色、多层同色和多层多色圈圈效果,制备方法简单,适用原料广泛,在服装用、装饰用纺织品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