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4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103013.7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Inventor: 孔祥东 , 赵青威 , 裘云庆 , 赵瑞波 , 姚航平 , 冯翠 , 徐小微 , 殷跃帮 , 吴南屏 , 张权 , 卢翔云 , 祖柏尔 , 刘福民 , 卢嘉驹 , 程林芳 , 罗丹丹 , 羊红玉
IPC: A61K31/155 , A61P31/14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医药技术领域的新用途,具体为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药物中的应用。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抑制冠状病毒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降低宿主的呼吸道损伤程度,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药物代谢特性、毒副作用已经明确。本发明可快速应用到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6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53819.6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C07F5/02 , C09K11/06 , C09B57/00 , A61K41/00 , A61K9/127 , A61K47/24 , A61K47/10 , A61P35/00 , B82Y5/00 , B82Y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线粒体的氟硼二吡咯类化合物及其脂质体包裹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氟硼二吡咯类化合物含有阳离子基团,其易结合细胞内带负电的线粒体膜,从而靶向于细胞的线粒体胞器。利用脂质体对其进行包裹,在水溶液中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脂质体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具有高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粒子被肿瘤细胞摄取后,脂质体结构破坏,释放的氟硼二吡咯类化合物靶向于细胞线粒体。此外,在665nm光照条件下,氟硼二吡咯类化合物产生的活性氧对线粒体内的活性分子产生氧化损伤,从而杀伤肿瘤细胞。该脂质体纳米粒子可作为递送各类光敏剂药物应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1358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083131.6
申请日:2020-02-08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A61K31/155 , A61P31/14 , A61P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医药技术领域的新用途,具体为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药物中的应用。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抑制轮状病毒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降低宿主的肠道病毒损伤程度,为轮状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药物代谢特性、毒副作用已经明确。本发明还验证了3D肠道类器官比2D细胞具有更高的药物敏感性,是优于传统2D细胞实验的体外药物评价模型,将来具有部分替代动物实验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86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627979.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多孔聚乳酸基质中培养小肠类器官的方法,旨在为类器官生长提供合适的立体空间微环境,促进类器官在立体空间内的延伸生长,并增强其应用灵活性。本发明构建的培养体系中多孔聚乳酸支架的中的孔径范围均一可控,孔隙间相互贯通,对小肠类器官的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促使类器官在其中保持完整的生长形态以及较好的增殖状态。本发明所提供的3D多孔聚乳酸生物材料基质中培养类器官的方法可望应用于生物医药、再生医学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16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308400.9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粘附功能的泡腾颗粒及其应用,该具有粘附功能的泡腾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阿霉素与碳酸氢钠、酒石酸使用玛瑙研钵研磨混合待用,将聚乙二醇于水浴锅中熔融,将研磨混匀的粉末缓慢加入聚乙二醇熔体中搅拌混合,冷却后对所得微粒过筛整粒,得到泡腾颗粒。而后将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分散至绝对无水乙醇中,于高温环境中对泡腾颗粒进行雾化喷涂,干燥后制得所述具有粘附功能的泡腾颗粒。该泡腾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粘膜粘附能力与粘膜穿透能力,可作为粘附与渗透协同型药物载体应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灌注治疗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177655.2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锰纳米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锰无机盐溶液加入基础培养基中,25℃‑42℃下矿化反应一定时间;将所得反应液离心,收集洗涤沉淀,得到所述的磷酸锰纳米材料。本发明采用仿生矿化策略制备磷酸锰纳米材料,方法简单且条件安全温和可控,所制备的磷酸锰纳米材料尺寸、形貌均匀,细胞实验证实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锰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6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77639.3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A61K33/32 , A61K45/06 , A61K31/704 , A61K31/337 , A61K33/243 , A61P35/00 , A61K49/06 , A61K49/18 , C01B2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锰矿化药物用于制备纳米药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化疗药物加入到含锰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形成锰‑药物混合溶液;将得到的锰‑药物混合溶液加至基础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的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矿化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沉淀,即得到所述的磷酸锰矿化药物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仿生矿化策略制备形成磷酸锰矿化药物纳米复合材料,可快速实现锰元素与化疗药物纳米复合制备,条件温和可控,尺寸、形貌均匀。此外,磷酸锰矿化过程不会影响药物后续药效,细胞实验证实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锰矿化药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抑癌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133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32325.9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矿化光敏剂纳米药物的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仿生矿化方式将光敏剂制备成有机‑无机复合纳米颗粒。主要步骤包括:1)先将光敏剂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制备成混合液:2)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矿化溶液并充分混合:3)将上述溶液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生物矿化,维持一定时间后,离心收集沉淀即可获得所述的矿化光敏剂纳米药物。该制备工艺简单,条件可控,可快速得到所需复合纳米颗粒,通过改变矿化时间与矿化离子浓度可以制备出80‑200nm的球形纳米颗粒,所制备的矿化光敏剂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光敏效应,在特定波长的照射下,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呈现良好的抗肿瘤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27979.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多孔聚乳酸基质中培养小肠类器官的方法,旨在为类器官生长提供合适的立体空间微环境,促进类器官在立体空间内的延伸生长,并增强其应用灵活性。本发明构建的培养体系中多孔聚乳酸支架的中的孔径范围均一可控,孔隙间相互贯通,对小肠类器官的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促使类器官在其中保持完整的生长形态以及较好的增殖状态。本发明所提供的3D多孔聚乳酸生物材料基质中培养类器官的方法可望应用于生物医药、再生医学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079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9109.X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抗菌医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抗菌医用粘合剂由壳聚糖胍盐、醛基化葡聚糖和单宁酸通过席夫碱反应、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形成双交联网络水凝胶得到,具体为将浓度0.1~30wt%醛基化葡聚糖水溶液和0.1~25wt%单宁酸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之后在所述混合液中加入浓度为0.1~30wt%的壳聚糖胍盐水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在壳聚糖胍盐和醛基化葡聚糖组成水凝胶的基础上引入单宁酸,进一步增强其粘附效果、止血、抗菌和抗氧化性能,并且具有无生物毒性、可以被生物降解吸收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