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55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15198.0

    申请日:2025-03-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该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沿背离背面的方向依次叠设有掺杂层和钝化层;和/或,太阳能电池的正面沿背离正面的方向依次叠设有掺杂层和钝化层;钝化层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光斑,细栅设于钝化层背离掺杂层的一侧,并通过光斑与掺杂层电连接;细栅覆盖部分或全部光斑;被细栅覆盖的光斑的数量多于未被细栅覆盖的光斑的数量。如此,可以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光斑与细栅电连接,可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果。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816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0565.6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该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基底的一侧形成钙钛矿层;利用原子层沉积法,在钙钛矿层的远离基底的部分裸露表面上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钝化层;利用原子层沉积法,在多个钝化层的远离基底的裸露表面上以及钙钛矿层的远离基底的剩余部分裸露表面上形成第一载流子传输层。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中的钝化层通常是致密的一层钝化层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性较差的问题。

    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89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04713.3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和金属栅线,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为抛光面;其中,所述金属栅线位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多个表面相接触。在本发明中,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钝化层开设凹槽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直接在半导体衬底即进行了开槽处理,并将金属栅线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凹槽内。使得金属栅线可以与半导体衬底中凹槽的多个表面进行接触,金属栅线可以有多个表面与半导体衬底相接触,即可以达到增大金属栅线与半导体衬底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太阳能电池对载流子的收集,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