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5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6124.3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识别的雨水口晴天排污溯源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溯源区域内的污水样本,获取三维荧光光谱数据;筛选剔除异常污水样本,获得优化的样本数据集;将三维荧光数据修正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化的样本数据;将矩阵化的样本数据输入至随机森林模型中进行训练,构建污染源三维荧光识别模型;采集待溯源的晴天排口污水样品,获取三维荧光光谱数据,经三维荧光光谱数据修正和归一化处理后,输入至识别模型中,得到溯源结果。本发明通过预先获取水污染源三维荧光数据,根据区域内存在的污染源类别灵活调取污染源数据库,避免了过多类别导致模型的过拟合,同时通过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提高了雨水口晴天排污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955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81729.X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C02F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膜深度处理工艺,用于市政供水常规工艺终端添加深度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一级超滤膜组件作为预处理单元,二级纳滤膜组件处理单元,其中纳滤膜处理单元采用四段纳滤膜组件并联组合形式,一段以NF270-400聚酰胺复合膜为膜材料的纳滤膜组件,二段、三段和四段均采用NF90-400聚酰胺复合膜为膜材料的纳滤膜组件,各段纳滤膜出水汇总得到总出水。本发明方法采用超滤和四级纳滤组合的形式处理饮用水,不仅能够保证产水回收率,还能够高效去除饮用水中的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消毒副产物等有机微污染物,同时能选择性去除水中阴阳离子,得到低钠但含有适量钙镁的优质水,改善口感,提升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6132.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排水管网末端排口分布的热点区域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辖区内所有排口进行分区域分级别,识别了辖区内需优先开展污染热点区域及其范围内的污染排口,解决了辖区内排口数量众多、分布分散和污染热点区域筛选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同时,有利于改善排口设置混乱、责任不清的管理问题。该方法通过对局部的入河排口的系统化监管和整治,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且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水环境治理的监管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20497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28816.8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嘉兴学院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J3/24 , C02F1/62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捕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取淀粉,与交联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制得交联淀粉;(2)以水为介质,在引发剂作用下,交联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所得接枝共聚物即为所述的重金属捕集剂。所述重金属捕集为交联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160.0~190.0%,特征粘度为380~460ml/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交联淀粉替换天然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得重金属捕集剂,可以反应体系的粘度,交联淀粉和丙烯酰胺均不发生粘壁,产物易于出料。本发明重金属捕集剂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不溶于水,易于从溶液中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84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145141.2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C12P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方法,包括:在木质纤维原料中加入磺化蒸煮液,在超声环境下,利用微波加热煮沸,并在沸腾状态下进行预反应,获得一次蒸煮料;将一次蒸煮料置于100~120KPa、110~130℃下进行磺化反应,获得二次蒸煮料;将二次蒸煮料过滤,在滤渣中加入乙酸钠缓冲液,在100~120KPa、110~130℃下进行水热反应,获得三次蒸煮料,完成预处理。借助微波-超声强化磺化反应,使磺化温度较常规降低了40℃以上;反应条件温和,避免纤维素被降解。采用乙酸钠缓冲液代替水,使水热反应温度较常规降低了60℃以上,降低能耗,反应条件温和,减少了酶解或发酵抑制物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204974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128816.8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嘉兴学院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J3/24 , C02F1/62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捕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取淀粉,与交联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制得交联淀粉;(2)以水为介质,在引发剂作用下,交联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所得接枝共聚物即为所述的重金属捕集剂。所述重金属捕集为交联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160.0~190.0%,特征粘度为380~460ml/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交联淀粉替换天然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得重金属捕集剂,可以反应体系的粘度,交联淀粉和丙烯酰胺均不发生粘壁,产物易于出料。本发明重金属捕集剂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不溶于水,易于从溶液中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824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4773.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G16C20/20 , G01N21/64 , G16C20/70 , G06F18/2113 , G06F18/24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荧光光谱结合MixSIAR模型定量识别混合水体污染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特征波长点,再将特征波长点两两进行组合,利用MixSIAR模型输出单个污染源的污染贡献率对特征波长点做进一步筛选,得到最佳特征波长点;再利用混合水体最佳特征波长点下的数据,输入至MixSIAR模型中,通过贡献率高低确定混合水体的污染源。本发明仅利用最佳特征波长点的数据即可有效筛选出混合水体的污染源,能够在测试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对混合水体污染源进行较为准确地溯源,有非常高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33331.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荧光特征数据的工业园区水体污染溯源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待溯源区域内的污水样本进行采集,获取对应的三维荧光数据,对获取的三维荧光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的数据提取荧光强度指标作为三维荧光特征属性,输入向量机中进行训练,构建污染源三维荧光识别模型。本发明通过预先构建的三维荧光识别模型,可以在发现园区河道内水质异常事件发生后,精确锁定污染源头,避免了传统荧光溯源耗时长,信息利用率不高等缺点,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5608.6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G01N21/64 , G01N21/65 , G06F18/2132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荧光LPP‑SVM的河道有机物的污染的溯源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待溯源区域内的污水样本进行采集,获取对应的三维荧光数据,对获取的三维荧光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的数据输入向量机中进行训练,构建污染源三维荧光识别模型,同时采集河道若干点位水样,获取三维荧光数据并区分异常点位,将异常点位的三维荧光数据处理后,输入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从而锁定污染源,得到溯源结果。本发明通过预先构建的LPP‑SVM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模型,可以在发现河道有机物异常点位后,精确锁定污染源头,避免了传统荧光溯源耗时长,信息利用率不高等缺点,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5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81901.0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C/N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水层、承托层、前滤料层、第二布水层、硫化亚铁层、后滤料层、出水层;反应器本体底部设有进水口,出水层设有出水口;硫化亚铁层布置有不同粒径的硫化亚铁,硫化亚铁粒径自下而上依次为0.45‑0.9mm、0.15‑0.45mm、小于0.15mm、0.15‑0.45mm、0.45‑0.9mm。硫化亚铁层接种硫、铁自养反硝化菌以及异养反硝化菌后,低C/N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可用于处理低C/N污水。本发明构建了硫、铁、碳三基质的硫自养‑铁自养‑异养耦合反硝化系统,提高了脱氮效率,在没有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对低C/N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节约处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