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式高效多级厌氧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55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597442.5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循环式高效多级厌氧反应器,涉及厌氧反应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厌氧反应罐,所述厌氧反应罐的内壁底面设置有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三项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罐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置保温组件,所述厌氧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流化床反应室。本发明通过旋转中空翅页上的疏流通孔和布水出孔喷出布水,利用旋转实现厌氧反应罐底部的均匀布水,避免了局部沉泥,防止局部酸化和死区的发生,利用第一导流弧板和第二导流弧板的拦截承接作用,利用第一导流弧板和第二导流弧板的拦截承接作用,使得部分固液气三相混合体经历两次循环向下的运动过程,提高分离效率。

    一种外循环式高效多级厌氧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556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597442.5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循环式高效多级厌氧反应器,涉及厌氧反应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厌氧反应罐,所述厌氧反应罐的内壁底面设置有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三项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罐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置保温组件,所述厌氧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流化床反应室。本发明通过旋转中空翅页上的疏流通孔和布水出孔喷出布水,利用旋转实现厌氧反应罐底部的均匀布水,避免了局部沉泥,防止局部酸化和死区的发生,利用第一导流弧板和第二导流弧板的拦截承接作用,利用第一导流弧板和第二导流弧板的拦截承接作用,使得部分固液气三相混合体经历两次循环向下的运动过程,提高分离效率。

    一种移动式模块化生物膜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35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99765.1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模块化生物膜高效污水处理设备,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好氧装置,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过滤装置,所述搅拌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环保设备。所述环保设备的上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搅拌过滤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鼓风机。本发明通过净化机构、驱动电机、调节阀、旋转轴、搅拌桨和进水孔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污水不停搅拌,将其内部有害分子破坏,并且内部杂质不易沉淀,使其漂浮在污水表面,通过分流罐、导流管、支管、蓄水箱和分流孔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减缓污水排放的压力,并且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污水生化处理的微生物强化预处理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5576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598903.0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生化处理的微生物强化预处理反应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支撑底座,所述反应支撑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反应设备主体,所述预反应设备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预反应设备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所述反应支撑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元件。本发明通过过滤网板和净化网板的设置,方便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同时可以利用水流对过滤网板冲击的压力,从而可以根据清理杆、连接柱和缓冲弹簧的设置,在晃动的过程中过滤网板沿连接柱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清理杆可以对过滤网板堵塞的杂质进行清理,利用缓冲弹簧的反弹力,在上端压力较小时,使得过滤网板向上运动。

    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39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4598.5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破碎装置,涉及一种破碎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支架,所述主体的支架的上侧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安装有破碎仓,所述破碎仓的内腔安装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破碎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口,所述破碎仓的一侧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破碎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仓。本发明通过侧框安装在破碎仓的左侧,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驱动框内的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连接轴和第一旋转杆进行旋转,联轴器旋转时,带动外侧的驱动带和其下方的连接转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旋转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刀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