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1596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0099258.5

    申请日:2017-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方法,包括(1)海塘原模型布置:涌潮从模型左侧进入,涌潮到达前保持静止,涌潮潮高2.0m,涌潮水流速度6.0m/s;陡墙式海塘坡度7:3、高6.0m的阶梯状斜坡,堤脚距左侧生潮边界70m,海塘上部为14.0m宽的平台,之后依次为1:1.5的斜坡、挡浪墙以及后方平台;(2)海塘比较模型布置:假定与原海塘结构牢固联结,在海塘迎潮面设置“圆弧段+挑流段”组合的挡潮结构。本发明在海塘迎潮面设置“圆弧段+挑流段”组合的挡潮结构,并与原海塘结构牢固联结,提出一种合理确定“圆弧段+挑流段”组合挡潮结构面的设计参数的分析技术,实现潮流的反转和定向、定高挑流。

    一种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695159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099258.5

    申请日:2017-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涌潮与海塘相互作用的SPH数值模拟技术,包括(1)海塘原模型布置:涌潮从模型左侧进入,涌潮到达前保持静止,涌潮潮高2.0m,涌潮水流速度6.0m/s;陡墙式海塘坡度7:3、高6.0m的阶梯状斜坡,堤脚距左侧生潮边界70m,海塘上部为14.0m宽的平台,之后依次为1:1.5的斜坡、挡浪墙以及后方平台;(2)海塘比较模型布置:假定与原海塘结构牢固联结,在海塘迎潮面设置“圆弧段+挑流段”组合的挡潮结构。本发明在海塘迎潮面设置“圆弧段+挑流段”组合的挡潮结构,并与原海塘结构牢固联结,提出一种合理确定“圆弧段+挑流段”组合挡潮结构面的设计参数的分析技术,实现潮流的反转和定向、定高挑流。

    一种新型封闭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530949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03713.8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孔隙水压计埋设装置,包括封闭式保护套筒和施力杆,所述施力杆安装在封闭式保护套筒上,所述的封闭式保护套筒底部安装有反向门,且封闭式保护套筒上设有槽,所述槽内安装有反向定位契板和钢契条,所述钢契条位于反向定位契板的下方,且随着反向定位契板的下移,钢契条的端部与反向门接触。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保证了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时的精度,且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孔隙水压力计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其可大面积适用于水利、海洋、土工工程等淤泥质软土地基监测工程中,且制造成本低,在埋设时基本不耗费材料,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