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二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8467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871399.X

    申请日:2016-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二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将聚二苯胺与活性炭混合,在50‑300rpm条件下,球磨2~12h,获得聚二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聚二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更出色的电化学性质,尤其在比容量上,相较于活性炭有较大提升。通过电化学测试,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聚二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比容量可达31.3F·g‑1,而单纯活性炭材料的比容量仅为21.02F·g‑1。

    铕掺杂型二氧化钛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54402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70484.2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铕掺杂型二氧化钛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1)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甲苯中,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甲苯溶液;(2)将铕掺杂型钛氧簇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到铕掺杂型钛氧簇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3)将步骤(2)所得铕掺杂型钛氧簇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甲苯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倾倒入模具中,并将装有混合液的模具置于5~80℃的恒湿恒温箱中静置4~24h,之后从模具中取出薄膜,即得所述的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带有荧光性能,而且荧光的强弱可以通过改变铕掺杂型钛氧簇化合物的添加量得以控制,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一种石墨烯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1124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41808.0

    申请日:2015-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纸的制备方法:先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然后通过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最后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从基底上剥离,制得石墨烯纸;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纸的比表面积可达105m2/g,通过四探针测试其电导率高达12S/m,由于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纸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电导率,使其在储能方面有很大的前景。

    一种石墨烯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1124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41808.0

    申请日:2015-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纸的制备方法:先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然后通过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最后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从基底上剥离,制得石墨烯纸;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纸的比表面积可达105m2/g,通过四探针测试其电导率高达12S/m,由于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纸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电导率,使其在储能方面有很大的前景。

    一种三苯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219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0414.3

    申请日:2014-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3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C所示的4,4’,4”-三(2-噻吩基)三苯胺的制备方法,式A所示化合物、式B所示化合物、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加入有机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30~40小时,制得所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体系中避免了氯仿这种剧毒物质的使用,改用二氯甲烷和水代替;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反应时间;柱色谱的分离提纯中仅使用二氯甲烷,优化流程,提高了分离效率。

    新型共轭微孔有机聚合物及其合成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237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152386.1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式。将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单体溶于氯仿中,加入氧化剂无水三氯化铁在氮气保护下于温度20~60℃充分反应10~100h,反应结束后加入甲醇使产物沉淀,过滤,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式(I)所示的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构建了一种具有一定孔隙度和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共轭高分子材料,改善作为正极材料的电子传输性能,用本发明做锂电池正极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优越的循环稳定性、显著的充放电电压平台、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