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96117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422192.X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导管、2cc针筒、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支管A、支管B和支管C三个支管,支管A的管口设有宝塔接头,宝塔接头上开设有与支管A内部连通的通孔,支管B上设有莫菲氏滴管和调速开关,支管B的下端连接引流袋,引流袋上设有排液口,支管C内部设有单向阀,支管C的管口设有有肝素帽,2cc针筒注射端的与穿刺导管配合,2cc针筒的注射端插设在穿刺导管内,宝塔接头与2cc针筒的筒体配合,引流管上的宝塔接头插设在2cc针筒的筒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引流管与穿刺导管间的可靠连接,并且能同时用于注入药物。

    气管切开插管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29939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20898.2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弯形插管,弯形插管的上端设有能调节弯形插管管口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包括固定在管口外壁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限流装置始终固定在插管上,固定部与调节装置锁紧,能够避免由于病人咳嗽等导致调节装置脱出,且限流装置可调进入插管上端开口中的空气流量,能对病人进行口鼻呼吸训练,方便对病人做拔管前的观察。

    一种携氧轮椅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29648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321771.5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携氧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所述轮椅主体包括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座位和垫腿支架,所述座位设置在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之间,垫腿支架设置在座位的前下方,在垫腿支架的前端两侧还设有两个万向轮,在座位的后面下方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氧气包或者氧气瓶的支架,在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之间连接有围挡,该围挡设置在座位的后面,且位于支架的正上方。该结构的设计,使得在氧气包或者氧气瓶放置入该支架后,而且能够通过围挡进行包围固定,而且能够有效地遮挡住氧气包或者氧气瓶。本实用新型中氧气包或瓶的放置并不额外占据轮椅的空间,在座位的后面设置一个单独支架有效地利用轮椅的剩余空间,而且便于携带氧气包或瓶。

    一种病房呼叫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22243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418927.1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房呼叫系统,包括设置在病房内的多个呼叫按钮、信号转换装置、切换开关、设置在走廊的声光报警装置、无线发送装置和手持接收设备;所述呼叫按钮与信号转换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线路连接,信号转换装置的输出端与切换开关通过线路连接,切换开关的一端连接声光报警装置,所述声光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显示屏,切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无线发送装置,手持接收设备包括无线接收装置、显示屏和振动装置,无线发送装置与手持接收设备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白天声光报警和晚上振动通知两种呼叫方式的切换。

    一种敲背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98463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18262.7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敲背装置,包括气囊式敲背头和握柄,所述气囊式敲背头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握柄连接,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气囊式敲背头螺纹连接,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握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气囊式敲背头与握柄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弹性连接件为弹簧、橡胶等;敲背时弹性连接件能够有效地减少腕关节活动强度、更加省力;同时在弹性连接件与握柄、弹性连接件与气囊式敲背头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保证了紧固、不易脱落的同时,也保证了拆卸组装的便捷,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适时更换弹性连接件、气囊式敲背头或者握柄,其中:握柄设计成弯柄或伸缩,以方便他人和自行两用敲背。

    胃造瘘空肠营养管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219319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1787927.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造瘘空肠营养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近端为开口端,远端为盲端,还包括套设在管体外的保持器、气囊以及固定在管体盲端内的钢珠,所述保持器能够在管体和气囊之间上下滑动并通过套设在管体上的弹性圈限位,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连通人体空肠的第一腔道、用于连通人体胃腔的第二腔道和用于连通气囊的第三腔道,管体沿长度方向由近及远依次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共三个部分。本方案将管体的末端设置为盲端,并在盲端内设置钢珠,通过钢珠的重力,可以在放置胃造瘘空肠营养管时,减少肠胃刺激,顺利到达预定位置;通过保持器和气囊的配合,对胃造瘘空肠营养管进行锁紧定位,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管体从造瘘口误脱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