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42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4261.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17/367 , C07C17/389 , C07C17/383 , C07C17/38 , C07C19/08 , C10B53/07 ,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等离子体裂解废旧聚四氟乙烯生产四氟甲烷的方法,涉及废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废旧聚四氟乙烯进行等离子体裂解反应,将得到的裂解产物依次进行淬冷和气固分离,得到含有四氟甲烷的裂解气;所述等离子体裂解反应的温度为1800~5000K。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转化率高、反应时间短、处理量大、反应安全、产品易于纯化和适合连续化工业放大等优点,实现了低能耗、低成本的废旧聚四氟乙烯回收利用,避免了焚烧处理造成的氟元素浪费,并产生了高附加值的四氟甲烷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984672.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17/367 , C07C17/38 , C07C17/383 , C07C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三氟甲烷为原料生产四氟甲烷的方法,涉及三氟甲烷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三氟甲烷通入热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在1500~5000K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四氟甲烷。与常规的管式炉热解或马弗炉高温裂解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热等离子体反应器,能依靠高温和高活性电子及重粒子的协同作用,电子激发效应显著,在不使用催化剂和氟气的条件下即可实现三氟甲烷分子中化学键的高效断裂和定向重组,三氟甲烷转化率高,四氟甲烷的选择性高,能耗低。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反应时间短、处理量大、安全可控,裂解反应的产物组成简单、易于分离纯化,成本低、能耗低,适合连续化工业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984261.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17/367 , C07C17/389 , C07C17/383 , C07C17/38 , C07C19/08 , C10B53/07 ,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等离子体裂解废旧聚四氟乙烯生产四氟甲烷的方法,涉及废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废旧聚四氟乙烯进行等离子体裂解反应,将得到的裂解产物依次进行淬冷和气固分离,得到含有四氟甲烷的裂解气;所述等离子体裂解反应的温度为1800~5000K。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转化率高、反应时间短、处理量大、反应安全、产品易于纯化和适合连续化工业放大等优点,实现了低能耗、低成本的废旧聚四氟乙烯回收利用,避免了焚烧处理造成的氟元素浪费,并产生了高附加值的四氟甲烷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5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84672.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17/367 , C07C17/38 , C07C17/383 , C07C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三氟甲烷为原料生产四氟甲烷的方法,涉及三氟甲烷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三氟甲烷通入热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在1500~5000K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四氟甲烷。与常规的管式炉热解或马弗炉高温裂解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热等离子体反应器,能依靠高温和高活性电子及重粒子的协同作用,电子激发效应显著,在不使用催化剂和氟气的条件下即可实现三氟甲烷分子中化学键的高效断裂和定向重组,三氟甲烷转化率高,四氟甲烷的选择性高,能耗低。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反应时间短、处理量大、安全可控,裂解反应的产物组成简单、易于分离纯化,成本低、能耗低,适合连续化工业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326078.9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沸或类共沸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1,1,1,2,2,3,4,5,5,5‑十氟戊烷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二组分选自Z‑1,2‑二氯‑3,3,3‑三氟丙烯或E‑1,2‑二氯‑3,3,3‑三氟丙烯,其中所述第二组分以与1,1,1,2,2,3,4,5,5,5‑十氟戊烷形成共沸或类共沸混合物的有效量存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共沸或类共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GWP低、绿色环保、温度滑移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56102.8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衢州联州致冷剂有限公司
IPC: C09K5/04 , C10M169/04 , C10N40/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热组合物,所述传热组合物包括HFC‑32、HFC‑125、HFC‑134a、HFO‑1234yf、HFC‑152a;或包括HFC‑32、HFC‑125、HFC‑134a、HFO‑1234yf、CF3I,其GWP值小于1500,能够在为R‑404A设计的传热系统中直接替换R‑404A而不需要改变任何组件,且在低温冷冻上具有优异的制冷效果,降温速率快且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57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410220557.6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巨化集团技术中心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6M15/347 , D06M11/72 , D06M11/46 , D06M11/79 , D06M13/364 , D06M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布用双组分防火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由成膜组分含氟树脂、钛白粉、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阻燃剂及溶剂等和另一组分固化剂组成。制备方法如下:将成膜组分各物料经过预分散、并研磨至一定细度,制得成膜组分;使用前再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待用。该发明公布的纤维布用双组分防火防污涂料耐候性和耐化学试剂性等性能优良;涂覆纤维布的耐屈挠性和阻燃性等性能优异,且耐污性能和装饰效果较好;新型无卤阻燃剂符合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3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7400.1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巨化集团技术中心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381/00 , B01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81/00 , B01F17/0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反应步骤:(1)以五氟碘硫烷为调聚剂,在催化剂Hg的催化作用下,对四氟乙烯进行调聚,在辐射条件下得到五氟硫烷基全氟烷基碘。(2)将五氟硫烷基全氟烷基碘和亚硫酸盐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酸盐,再经重结晶提纯后即可得到可用于含氟单体乳液聚合的含氟乳化剂。该制备方法简单、劳动强度低、产品品质提高明显,制备出的含氟乳化剂主链碳个数小于8,仍具有较高的活性。本发明所制备的含氟乳化剂中的‑SF5具有较‑CF3更大的氟体积及化学稳定性,所制备的相应含氟乳化剂的表面活性也更强。由于主链个数为4或6,大大降低了其生物累积性,在效率或有效性方面优于传统烃类含氟乳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062699.3
申请日:2023-01-14
Applicant: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251/20 , C08F110/02 , C08L23/06 , C09J123/06 , C08F4/70 , H10F19/80 , C08F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组件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封装组合物、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子器件组件。所述组合物包括聚合物基体和助剂,所述聚合物基体包括超支化聚乙烯和任选的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将聚合物基体与助剂共混,并恒温静置后进行熔融挤出成膜,冷却和分切后得到所述封装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封装组合物中添加有具有特定侧链类型和数量的超支化聚乙烯,其在加工时具有较高的交联速度,可以缩短制备封装胶膜时的固化时间,从而提高制备电子器件组件的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同时缩短了组件在高温高压下的停留时间,可以降低次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1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29529.X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浙江巨化联州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K5/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热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传热系统,涉及制冷领域,该传热组合物包括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和HC‑600a,其能够在为R‑22或R‑404A设计的传热系统中直接替换R‑22或R‑404A而不需要替换传热系统中的润滑油和改变任何组件,且在低温冷冻上具有优异的制冷效果,降温速率快且能耗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