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集成便携式碳纤维微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505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599692.6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集成便携式碳纤维微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属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该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包括碳纤维微电极、连接组件和基底电极;连接组件能够装配于基底电极上,碳纤维微电极能够嵌入装配于沟道中作为工作电极;三者在装配状态下,检测池的底部开口与基底层上表面贴合形成用于容纳待检测液体的容器;检测电极体系中除工作电极之外的其他电极检测端均位于该容器内,电极测量段也伸入检测池中,共同构成完整的检测电极体系。该电化学传感器可置入电化学信号适配器中进行测量,利用智能设备、电化学信号适配器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组成便携式的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其操作的简单性和携带的方便性,适用场景多。

    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及其器械

    公开(公告)号:CN1137126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529657.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1)病人在全麻状态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用绕肝带法手术结扎,将待切除的病患侧肝的门静脉分支,同时使用绕肝带束紧左右肝之间的连接部位来阻断待切除的病患侧肝与需保留的半侧肝之间的交通血流,在肝门部留置1根腹腔引流管后关腹,完成第一次手术;(2)病人第一次手术后逐渐恢复饮食,休养6‑15天,使需保留的半侧肝脏的体积增大至预期余肝体积,所述预期余肝体积为标准肝脏体积的30‑40%以上;(3)待病人需保留的半侧肝脏的体积增大至预期余肝体积,然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在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将病患半侧肝脏切除,休养至完全康复。还包括专用于上述手术方法的压力可调式肝脏束紧装置。

    一种可降解的肠道完全转流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05224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94214.3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的肠道完全转流支架,包括肠道固定部分1,肠道固定部分1包括构成两侧的肠的切口爬行吻合段的圆管11;圆管1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开口12,圆管11上靠近喇叭状开口12处设置有用于捆扎肠断端的凸环13,其特征在于:圆管11的中空内腔设置有隔断该中空内腔的阻隔膜片2;所述的肠道固定部分1和阻隔膜片2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制成。本发明配合引流管使用,可实现肠道完全转流,无需造口回纳的二次手术,无感染风险,且可在X线或CT检查中显影。

    可吸收单向压缩性肠肠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08866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863689.X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114 A61B17/115 A61B2017/1132

    Abstract: 可吸收单向压缩性肠肠吻合器,包括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第一通管部分相对第二通管部分前后移动,并且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不可分离;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分别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用于固定肠管,第二通管部分的小端套设在第一通管部分的小端内;两个大端大小一致,当第一通管部分相对第二通管部分移动时,两个大端靠拢实现肠肠端端吻合;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的小端端部的圆环外侧具有逐渐扩大的弹性喇叭状开口,当第一通管部分相对第二通管部分合拢或展开时,两端的弹性喇叭状开口展开或被挤压在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的大端内。本发明吻合的两段肠管相对静止,免去了其它组装方式吻合时需要调整的麻烦。

    可吸收单向压缩性肠肠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088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3689.X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114 A61B17/115 A61B2017/1132

    Abstract: 可吸收单向压缩性肠肠吻合器,包括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第一通管部分相对第二通管部分前后移动,并且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不可分离;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分别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用于固定肠管,第二通管部分的小端套设在第一通管部分的小端内;两个大端大小一致,当第一通管部分相对第二通管部分移动时,两个大端靠拢实现肠肠端端吻合;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的小端端部的圆环外侧具有逐渐扩大的弹性喇叭状开口,当第一通管部分相对第二通管部分合拢或展开时,两端的弹性喇叭状开口展开或被挤压在第一通管部分和第二通管部分的大端内。本发明吻合的两段肠管相对静止,免去了其它组装方式吻合时需要调整的麻烦。

    一种带负压吸引的咬切内窥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501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10893.2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负压吸引的咬切内窥镜系统,包括:外鞘、咬切装置、摄像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咬切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操作部件、驱动杆和咬切部件,咬切部件和驱动杆能由外鞘的后端部插入并从外鞘前端部伸出,操作部件与外鞘后端部连接固定;咬切部件包括上咬合面和下咬合面,上、下咬合面内侧前端均周边分布有咬切齿,咬切齿能在上、下咬合面相对闭合执行咬切操作后对被咬切对象形成咬切力;操作部件适于触发咬切操作;上下咬合面相对闭合后形成容纳目标物的空间,目标物为被咬切对象在经过咬切操作后所切下的部分;摄像装置设置于外鞘前端部;负压吸引装置适于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使目标物被吸出体外。本发明技术方案能从根本上避免引发闭孔神经反射问题、组织烧灼以及肿瘤组织漂浮种植的风险。

    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及其器械

    公开(公告)号:CN113712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529657.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1)病人在全麻状态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用绕肝带法手术结扎,将待切除的病患侧肝的门静脉分支,同时使用绕肝带束紧左右肝之间的连接部位来阻断待切除的病患侧肝与需保留的半侧肝之间的交通血流,在肝门部留置1根腹腔引流管后关腹,完成第一次手术;(2)病人第一次手术后逐渐恢复饮食,休养6‑15天,使需保留的半侧肝脏的体积增大至预期余肝体积,所述预期余肝体积为标准肝脏体积的30‑40%以上;(3)待病人需保留的半侧肝脏的体积增大至预期余肝体积,然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在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将病患半侧肝脏切除,休养至完全康复。还包括专用于上述手术方法的压力可调式肝脏束紧装置。

    手术用器官牵拉暴露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175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122853.7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用器官牵拉暴露器,包括托举部、抓钳和第一控制部,所述托举部用于向上托举器官;所述抓钳与所述托举部固定相连,且所述抓钳用于嵌住所述器官,以将所述托举部固定在所述器官上,从而避免所述托举部在托举所述器官时移位;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抓钳相连,以控制抓钳咬合或松开,本发明通过设置抓钳在所述托举部托举时钳住所述肝脏,将所述托举部固定在肝脏上,避免托举部在托举过程中移位,使得暴露部位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改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遮挡暴露法托举肝脏时托举器械容易移位,从而导致暴露的手术视野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手术视野稳定、清晰、手术安全性高的有益效果。

    微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87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76726.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材料和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微针装置用于对皮肤间质液的抽取,微针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针头,装置本体设有开口和真空腔室,开口与真空腔室连通,开口处盖设有弹性膜;针头具有贯通针头两端的流道,针头连接于装置本体,且流道与真空腔室连通;其中,弹性膜用于在朝向真空腔室内形变时挤压出真空腔室内的空气,并在恢复形变时使针头具有向内的抽吸力。在将微针装置刺入皮肤前先通过外力向真空腔室内挤压弹性膜,再将微针装置的针头刺入皮肤,撤去外力,弹性膜能够自行恢复形变,此时针头具有向真空腔室内部的抽吸力,可方便将皮肤中的间质液进行抽取,同时提高了抽吸效率。

    一种抗反流的胆肠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566266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145015.6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反流的胆肠支架,包括均呈管状的肠道支架和胆道支架,肠道支架的入口与胆道支架的出口可拆卸连接,肠道支架的出口处设有抗反流的花瓣体;所述花瓣体呈花蕾待放状,包括若干个沿肠道支架的周向叠设的花瓣片,花瓣片的固定端固定在肠道支架出口处的端面上,花瓣片的自由端均向肠道支架的中心倾斜靠拢,且相邻花瓣片相互压合,在肠道支架出口处围合成一个向外凸的气密的花瓣体腔室。本发明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创伤小,花瓣体只能顺向绽开形成出口,能有效防止胆肠反流,有效减少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