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流化床气泡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6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890679.0

    申请日:2015-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流化床气泡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壁面处安装声发射信号接收装置;2)对接收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或者小波包分解,选取特征值,定量分析反应器内的粒径分布情况;3)实时监测流化床反应器内流化颗粒的粒径分布,当大于临界粒径Ds的颗粒质量分率超过正常生产时的2倍时,取聚乙烯的熔融温度为乳化相温度,结合此时的时空收率STY计算该聚乙烯流化床体系下的气泡传热系数。本发明具有安装简易方便,能够在线检测,反应灵敏,测量准确,安全环保等特点,可用于实验室规模和工业规模流化床传热能力研究和反应器设计。

    一种丁辛醇尾气回收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0032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823747.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辛醇尾气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压缩机构1,其用于接收尾气并将尾气压缩至同一压力等级;精馏机构1,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构1的输出流,并输出回收的丁醛流和剩余尾气流;压缩机构2,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馏机构1的剩余尾气流,并输出压缩后剩余尾气流;精馏机构2,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构2的剩余尾气流,并输出回收的丙烯丙烷混合流和剩余尾气流;深冷机构,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构2和精馏机构2的剩余尾气流,并进一步回收其中的丙烯丙烷。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压缩机构1、精馏机构1、压缩机构2、精馏机构2和深冷机构的协同配合工作,实现了在低能耗的情况下获得高回收率的丁醛以及丙烯丙烷混合物。

    喷动流化床反应器及其聚合物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5785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065490.9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动流化床反应器及其聚合物制备方法。封闭外壳设有相连接的扩大段、直筒段,扩大段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扩大段内部设有锥形挡板,直筒段侧壁上设有催化剂进料口,直筒段下部设有缩径段,缩径段上设有出料管线、辅助气体入口,缩径段底部设有喷动流化气入口;气体出口、第一管线,旋风分离器、压缩机、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分流器、第四管线与喷动流化器入口顺次相连,旋风分离器底部与直筒段相连,气液分离器、第二管线、液体喷射器、直筒段顺次相连,液体喷入使反应器存在第一反应区域和第二反应区域。本发明的喷动气体和辅助气体进行合理分配,对反应器中的颗粒团聚、结块现象实现调控,并能生产出宽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产品。

    喷动床反应器及其烯烃聚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2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65138.5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动床反应器及其烯烃聚合的方法。该喷动床反应器包括:喷动床反应器主体、循环气系统、固体颗粒输送装置。采用固体颗粒输送装置使得喷动流化床内的固体颗粒进行外循环,促进床层特别是环隙区内固体颗粒和气体的流动,增强反应器内颗粒混合,消除“滞留区”,提高传热效率和传质效率,减少粘壁结块发生的几率;在外循环管道上设置出料口与出料系统相连,可以提高出料效率;在反应器底部缩径段通入辅助气流,通过改变主气流和辅助气流的组成,可以调节产品性能。

    一种以萤石粉生产氟化氢的循环流化床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1109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334825.0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萤石粉生产氟化氢的循环流化床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反应器、循环部分、固体分离段、固体分离段。反应器部分为反应发生的场所,循环部分分离出反应不完全的固体,将其沉降后返回到反应器中继续反应;固体分离部分分离气固两相产物,并收集反应完全的固体,作为固体产物;气体冷凝部分将固体分离段中分离剩余出的气相产物液化并收集。本发明避免了聚团粘壁等异常现象的出现,提高了传质、传热效率,通过控制气量大小和斜管上控制阀门开度控制循环流化床的循环率,控制分离出的固体产物比例从而控制固体反应程度。液体冷凝通过冷凝液温度和用量控制,当气体产物中含有其他杂质时可以通过加装多级冷凝器控制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