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械功驱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13501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79706.8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械功驱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生器、提升管、第一气液分离器、冷凝器、第二气液分离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吸收器,所述的发生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提升管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有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的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一吸收器之间设有第一回热器。本发明的吸收式热变换器整个系统内部基本上是等压的,采用热驱动气泡泵实现吸收剂溶液和大沸程混合制冷剂的同时泵送,无需使用机械式溶液泵和制冷剂泵,完全不消耗电能,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中低温热资源丰富,电力紧张,同时又需要使用高温热的场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无机械功驱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1350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79706.8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械功驱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生器、提升管、第一气液分离器、冷凝器、第二气液分离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吸收器,所述的发生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提升管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有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的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一吸收器之间设有第一回热器。本发明的吸收式热变换器整个系统内部基本上是等压的,采用热驱动气泡泵实现吸收剂溶液和大沸程混合制冷剂的同时泵送,无需使用机械式溶液泵和制冷剂泵,完全不消耗电能,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中低温热资源丰富,电力紧张,同时又需要使用高温热的场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精馏型变浓度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4716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62998.4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型变浓度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精馏装置以及原料气液化回路,原料气液化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以及设于第一换热器组和第二换热器组之间的第一节流阀;精馏装置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设有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一变浓度回路和第二变浓度回路。本发明利用精馏装置代替传统混合工质气体液化系统的多级分离过程,同时从精馏装置底部和顶部引出的不同成分的高压液体分别减压进入两个换热器组中优化匹配原料气降温液化过程中水当量变化,并采用变浓度回路改善液化系统的变工况调节能力,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和系统液化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变工况性能要求高的各种小型和微型气体液化系统。

    一种精馏型变浓度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4716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062998.4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型变浓度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精馏装置以及原料气液化回路,原料气液化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以及设于第一换热器组和第二换热器组之间的第一节流阀;精馏装置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设有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一变浓度回路和第二变浓度回路。本发明利用精馏装置代替传统混合工质气体液化系统的多级分离过程,同时从精馏装置底部和顶部引出的不同成分的高压液体分别减压进入两个换热器组中优化匹配原料气降温液化过程中水当量变化,并采用变浓度回路改善液化系统的变工况调节能力,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和系统液化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变工况性能要求高的各种小型和微型气体液化系统。

    一种精馏型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41317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63115.1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型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精馏装置以及原料气液化回路;压缩机出料口与冷凝器进料口相连,冷凝器的出料口与精馏装置釜中进料口相连,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以及与精馏塔精馏段顶部连通的塔顶换热器,塔顶换热器顶部的出料口与原料气液化回路相连,原料气穿过原料气液化回路得到最终液化产品。本发明利用精馏装置代替传统混合工质气体液化系统的多级分离过程,并利用从精馏装置底部和顶部引出的不同成分的高压液体分别减压进入原料气液化回路中,优化匹配原料气降温液化过程中的水当量变化,来逐段冷却原料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和系统液化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各种小型和微型气体液化系统。

    一种精馏型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41317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63115.1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型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精馏装置以及原料气液化回路;压缩机出料口与冷凝器进料口相连,冷凝器的出料口与精馏装置釜中进料口相连,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以及与精馏塔精馏段顶部连通的塔顶换热器,塔顶换热器顶部的出料口与原料气液化回路相连,原料气穿过原料气液化回路得到最终液化产品。本发明利用精馏装置代替传统混合工质气体液化系统的多级分离过程,并利用从精馏装置底部和顶部引出的不同成分的高压液体分别减压进入原料气液化回路中,优化匹配原料气降温液化过程中的水当量变化,来逐段冷却原料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和系统液化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各种小型和微型气体液化系统。

    一种变浓度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177635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115969.5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浓度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机。本发明包括正常浓度回路、第一变浓度回路、第二变浓度回路和第三变浓度回路四个部分,正常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精馏装置、回热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第二节流元件、气液分离器,第一变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截止阀13、储液罐9、第四截止阀14,第二变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止阀11、储气罐7、第二截止阀12,第三变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五截止阀15、储气罐8、第六截止阀。本发明明显改善制冷机在开始降温阶段的动态运行特性,还可以实现更低的制冷温度和提升制冷机的热力学效率。特别适用于既需要快速降温,又需要较低制冷温度的场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变浓度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1776358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15969.5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浓度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机。本发明包括正常浓度回路、第一变浓度回路、第二变浓度回路和第三变浓度回路四个部分,正常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精馏装置、回热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第二节流元件、气液分离器,第一变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截止阀13、储液罐9、第四截止阀14,第二变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止阀11、储气罐7、第二截止阀12,第三变浓度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五截止阀15、储气罐8、第六截止阀。本发明明显改善制冷机在开始降温阶段的动态运行特性,还可以实现更低的制冷温度和提升制冷机的热力学效率。特别适用于既需要快速降温,又需要较低制冷温度的场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无机械功驱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202066245U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20090586.7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机械功驱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生器、提升管、第一气液分离器、冷凝器、第二气液分离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吸收器,所述的发生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提升管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有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的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一吸收器之间设有第一回热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热变换器整个系统内部基本上是等压的,采用热驱动气泡泵实现吸收剂溶液和大沸程混合制冷剂的同时泵送,无需使用机械式溶液泵和制冷剂泵,完全不消耗电能,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中低温热资源丰富,电力紧张,同时又需要使用高温热的场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